民族习惯法的界定维度、理论逻辑及法治进路
发布时间:2021-02-02 02:57
民族习惯法在其衍生、异化到向国家法的深度互动中,经历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生成模式。从国内外学界的理论研究中,关于如何认知、善待并提升民族习惯法的地位以助力参与国家法对社会秩序的调适、共治仍属研究的热点。在十九大报告的乡村振兴语境中,民族习惯法对民间社会秩序的调适是重要的法治治理方式。但伴随社会的转型,传统民族习惯法必须契合国家法的法治精要才能在既坚守民族文化的传承、民间规则的适用,同时又不断向国家法保持相互包容的逻辑进路。同理,国家法对民族乡村的社会控制不能脱离习惯法的参与调适,两者只有在妥协、互动中才能发挥对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最大合力。然而无论是学界理论研究还是现实场域中,民族习惯法尚未得到足够的尊重,无论是立法的高度还是司法适用的考量仍旧欠缺系统性的将习惯法纳入国家法治的系统中。故如何从两者的包容进路与逻辑导向上进行深入研究尤其必要。
【文章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11(04)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概念梳理及关联维度说明
(一) 民族习惯与习俗不是习惯法
(二) 民族习惯法源于民族习惯和习俗并得到学界认可
(三) 习惯法与民间法比较:内涵相近, 但系种属关系
二、国内外民族习惯法的理论逻辑
(一) 国内学界:民族习惯法的属性及与国家法的关系界定
1.民族习惯法的“非法”说。
2.民族习惯法的“准法规范”说。
3.民族习惯法的“法律规范”说。
(二) 西方学派:民族习惯法的法理逻辑
1.自然法学派。
2.分析法学派。
3.社会法学派。
4.历史法学派。
三、国内理论重释与域外观点回应
(一) 民族习惯法作为准法规范的认同
(二)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二元并存, 但序列有别
(三) 对西方法学流派的观点回应
四、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法治进路
五、结语
本文编号:3013920
【文章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9,11(04)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概念梳理及关联维度说明
(一) 民族习惯与习俗不是习惯法
(二) 民族习惯法源于民族习惯和习俗并得到学界认可
(三) 习惯法与民间法比较:内涵相近, 但系种属关系
二、国内外民族习惯法的理论逻辑
(一) 国内学界:民族习惯法的属性及与国家法的关系界定
1.民族习惯法的“非法”说。
2.民族习惯法的“准法规范”说。
3.民族习惯法的“法律规范”说。
(二) 西方学派:民族习惯法的法理逻辑
1.自然法学派。
2.分析法学派。
3.社会法学派。
4.历史法学派。
三、国内理论重释与域外观点回应
(一) 民族习惯法作为准法规范的认同
(二)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二元并存, 但序列有别
(三) 对西方法学流派的观点回应
四、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法治进路
五、结语
本文编号:3013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3013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