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法治和德治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19 12:00

  本文关键词:法治和德治关系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道德教育 法律伦理化 道德法律化 价值冲突 补救


【摘要】: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和重要的现实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既是相互区别和冲突的,同时也是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需要着重处理好道德教育、法律制度的伦理化、道德法律化和德与法律的价值冲突及补救等问题。
【作者单位】: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研究所;
【关键词】道德教育 法律伦理化 道德法律化 价值冲突 补救
【分类号】:D920.0;D64
【正文快照】: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原则。2要做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其核心与关键在于如何正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文显;;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导言[J];法学家;2006年05期

2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J];求是;2014年21期

3 王一多;道德建设的基本途径──兼论经济生活、道德和政治法律的关系[J];哲学研究;1997年01期

4 朱勇;;道德的正义内涵及其形成途径——兼论多重视角下的自律和他律[J];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联蓉;;探析《安徒生童话》的伦理底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强昌文;范德安;;底线伦理与权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陈书纪;;和谐世界视域下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4 钱广荣;道德国情论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程明;;试论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宣兆凯;管窥当前我国的道德制度化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7 韩作珍;论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及其相互关系[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王旋;竞技体育教练员道德修养建设问题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3年04期

9 屈振辉;;中国传统礼制对现代法治的启示[J];边缘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10 李平;;浅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J];才智;2011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齐亚红;;优化社会公德环境:社会公德建设的出路[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2 李拥军;刘雪斌;韦霏;;中国法理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屈振辉;;生态文明需要环境伦理与法制保障[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郑国;;董必武法律思想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影响[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5 刘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及主要构成[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刘文杰;;见义勇为者的国家补偿探讨[A];河北省见义勇为法治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雯波;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中南大学;2010年

5 葛喜平;中国传统女性性心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魏和军;和谐法治论纲[D];吉林大学;2012年

7 商娜红;守护社会良知[D];复旦大学;2003年

8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金文彤;中国检察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权利[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志勇;爱因斯坦的科技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蒋翠婷;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金国婷;高中生的爱情观与爱情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琦;社会控制下的道德与法制建设[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何武国;安全视域下的合成生物技术伦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书纪;论社会转型中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燕霞;曾经的女人[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峰;论建筑类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丹;亚当·斯密同情理论价值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玲;20世纪80年代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云林;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及其限度[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万俊人;制度的美德及其局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旭,李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及其价值定位[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李亮学;论警察道德的法律建构[J];湖湘论坛;2002年04期

3 杨洁;浅谈道德法律化问题[J];湖湘论坛;2002年06期

4 傅小青;略论道德对法律的作用及其局限[J];理论导刊;2002年04期

5 李延平;道德法律化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曹伟琴;对道德法律化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郭永生;道德法律化研究述评[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刘云林;道德法律化:一种需要加以辨析的立法主张——从伦理、道德之别的视角分析[J];求实;2004年01期

9 傅小青;试析道德法律化的限度[J];理论导刊;2004年06期

10 张德美,张生;论道德法律化[J];法律适用;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多;;法律与道德——“换偶事件”——法律与道德之间的恩怨[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李林;法律与道德的三种基本关系[N];北京日报;2012年

2 江苏省邳州市人民法院 李晓东;显性的道德与隐形的法律[N];人民法院报;2010年

3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晓海;道德的归道德 法律的归法律[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胡健;为道德立法:初衷良好难掩错位尴尬[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张涨;“常回家看看”不是让你打卡[N];新农村商报;2013年

6 范忠信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博导;见死必救:道德法律化的选择[N];长江日报;2005年

7 李冠儒;法律的局限与道德的张力[N];光明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徐秋颖;“孝道,不能成为核心道德规范”[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9 重庆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 张智慧;法律,一刻也不曾离开道德[N];人民法院报;2010年

10 王光庆(作者单位:甘肃省委宣传部);抓好干部道德建设 落实以德治国方略[N];甘肃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静;中国古代道德法律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2 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3 刘同君;守法的伦理学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丁鑫;新农村道德建设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固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梁钢;道德法律化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左秋明;权力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扶庆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1年

5 高建新;和谐社会下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侯明应;论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D];新疆大学;2012年

7 张胜辉;社会主义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年

8 徐茜;道德法律化的有关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9 王yN;我国民法中的道德法律化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陈力;论法律与道德的相互影响及其限度[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627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5627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5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