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法史论文 >

社会转型与法律功能的重塑和实现

发布时间:2017-08-11 19:11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与法律功能的重塑和实现


  更多相关文章: 法律功能 社会转型 重塑 实现


【摘要】:法律功能研究是法律社会学的核心课题之一,它对于构建现代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法律功能是法作为社会的部分,通过其内在的结构属性与社会其他部分发生作用,从而对整体的社会系统发生效用的能力。法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相联系的。同样的,法律功能也受社会关系影响并且反作用于社会。历史上我国的社会转型经历过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进入全面改革和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呈现多层次化并引起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社会失范现象频发,因此亟需法从理论上对社会转型进行支持与帮助。法律功能与社会转型有着必然联系,本文在此社会背景下对法律功能的重塑和实现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探究法律功能的内涵、分类以及社会转型的特征。第一部分研究法律功能的定义、与相关概念的区别以及分类。法律借用功能一词在于功能的定义和词性能够反映法律功能的内涵,并且使这一概念区别于法的作用、价值和职能。第二部分研究社会转型的含义和特征以及中国社会转型产生的问题。 第二章分析社会转型与法律功能之间的关系。社会转型与法律功能是有必然联系的,而且二者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与法律功能的互动关系。 第三章论述法律规范功能的转向和社会功能的重塑。以法社会学和法哲学的角度分析法律功能重塑的可能性,并以社会转型为背景对法律规范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内容重新定位。 第四章研究法律功能实现的必要性和途径。法律功能的存在意义在于把纸面上的法作用于社会关系当中,把可能性的法变为现实的法。立法因素、司法因素和执法因素是影响法律功能实现的现实因素,结合三者与我国的社会现状为法律功能提供“培养法律信仰、完善法律供应、保证司法公正”的三条现实途径。
【关键词】:法律功能 社会转型 重塑 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05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 选题研究现状8
  • 二、 选题意义8-9
  • 三、 研究方法9-10
  • 第一章 法律功能与社会转型的基本理论10-18
  • 一、 法律功能概述10-14
  • (一) 法律功能的定义10-11
  • (二) 法律功能与相关概念之辨析11-12
  • (三) 法律功能的基本分类12-13
  • (四) 法律的规范功能与社会功能13-14
  • 二、 社会转型的基本理论14-18
  • (一) 社会转型的含义14-15
  • (二) 社会转型的特征15-16
  • (三) 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问题16-18
  • 第二章 法律功能与社会转型的互动关系18-22
  • 一、 社会转型与法律功能的必然联系18
  • 二、 社会转型对法律功能的决定性作用18-20
  • (一) 经济基础决定法律功能的内容18-19
  • (二) 政治体制主导法律功能的转向19
  • (三) 文化发展影响法律功能的转变19-20
  • 二、 法律功能对社会转型的推动20-22
  • (一) 法律在经济体制变革中的服务功能20
  • (二) 法律在政治体制变革中的保障功能20-21
  • (三) 法律在文化发展进程中的推动功能21-22
  • 第三章 社会转型与法律功能的重塑22-30
  • 一、 法律功能重塑的可能性分析22-23
  • (一) 法律功能重塑可能性的法社会学分析22
  • (二) 法律功能重塑可能性的法哲学分析22-23
  • 二、 法律规范功能的强化与转向23-25
  • (一) 调整法律的指引功能23
  • (二) 重视法律的预测功能23-24
  • (三) 规范法律的评价功能24
  • (四) 彰显法律的强制功能24
  • (五) 加强法律的教育功能24-25
  • 三、 法律社会功能的重塑与调整25-30
  • (一) 法律的意识形态功能25-26
  • (二) 法律的整合功能26-27
  • (三) 法律的利益平衡功能27-28
  • (四) 法律的预防冲突功能28-30
  • 第四章 社会转型与法律功能的实现30-36
  • 一、 法律功能实现的必要性30
  • 二、 法律功能实现的障碍分析30-31
  • (一) 立法因素30-31
  • (二) 司法因素31
  • (三) 执法因素31
  • 三、 法律功能实现的途径31-36
  • (一) 培养法律信仰31-33
  • (二) 健全法律供应33-34
  • (三) 促进司法公正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传星;法治的社会功能[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磊;;中国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发展[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3 叶传星;;论我国社会转型对法律治理的挑战[J];法商研究;2009年02期

4 董书平;;法治、社会转型与法律发现的思维模式[J];法学杂志;2010年01期

5 付子堂,胡仁智;关于法律功能实现的若干思考[J];法学评论;1999年05期

6 孙国东;;试论法治转型的社会理论逻辑——兼及转型中国的“社会主义法治”[J];法学评论;2012年03期

7 陈明;;拉兹的法律功能思想探析[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8 赵之隆;法的功能与价值[J];当代法学;1997年02期

9 刘祖云;社会转型: 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10 唐联科;;两种社会理论下的法律功能分析[J];南方论刊;2007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晁育虎;转型中国法律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6577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6577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