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诉讼中的懈怠抗辩——美国法的评析及其启示
本文关键词:商标侵权诉讼中的懈怠抗辩——美国法的评析及其启示
【摘要】:懈怠抗辩是美国商标侵权诉讼中最重要的抗辩之一,可以较好地衡平商标权人、被控侵权行为人、相关消费者的利益。其成立通常需要具备三个要件。一是商标权人对被指控的侵权行为人存在延迟起诉的事实。二是商标权人对被指控的侵权行为人延迟起诉没有正当理由。三是商标权人延迟起诉给被指控的侵权行为人造成损害。懈怠抗辩的效果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不管被告是否故意侵权,懈怠抗辩都可以阻却商标权人金钱救济请求。二是只有在被告非故意侵权的情况下,懈怠抗辩才可以阻止商标权人的临时禁令或者永久禁令请求。懈怠抗辩对我国商标侵权诉讼中不同利益的平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商标侵权 懈怠抗辩 诉讼时效 禁令
【分类号】:D971.2;DD913
【正文快照】: 目次一、问题的提起二、商标侵权诉讼中懈怠抗辩的成立要件三、懈怠抗辩的效果以及被告故意侵权对该效果的影响四、对美国法相关制度的评析五、代结语:对中国的启示 一、问题的提起自美国联邦最氋法院1877年在Mclean诉Fleming案中〔1〕正式确立了商标侵权诉讼中的懈怠抗辩(l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扬;许清;;知识产权人停止侵害请求权的限制[J];法学家;2012年06期
2 蒋志培;如何理解和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科技与法律;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中适用法律的几个问题[J];中华商标;2007年04期
2 陈晓峰;;商标许可,利益与风险之间的博弈[J];中华商标;2011年09期
3 余晖;;司法实践中如何判断类似商品[J];电子知识产权;2007年04期
4 张节兵;;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探析[J];法治论坛;2008年02期
5 程艳华;;从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看我国知识产权请求权的构建[J];研究生法学;2013年05期
6 李晓秋;;论自由裁量权在停止专利侵权责任适用中的法度边界[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7 龚萍;;商标侵权诉讼中相关公众的司法界定问题[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7期
8 曾文澜;;论出版物侵权中出版者的民事责任[J];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S1期
9 吴成功;朱红彦;;商标与外观设计专利诉讼中近似性的判定[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1年04期
10 汪泽;;论持续性侵害商标权行为的诉讼时效—兼评《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8条[J];中国专利与商标;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峗葆;抗辩视角下商标权限制体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柳影;比较广告中侵犯商标权的相关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颖;商标法中类似商品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3 余晖;商标侵权中混淆的司法判定[D];湘潭大学;2005年
4 刘伟;商标侵权的认定与处理[D];安徽大学;2006年
5 李木杰;从商品分类角度看商标纠纷中类似商品的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朱刚;商标近似性的司法认定[D];青岛大学;2009年
7 鲍旭炜;美国驰名商标认定要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张欣;论商标近似的认定[D];吉林大学;2012年
9 章磊;“山寨”现象的知识产权法解读[D];扬州大学;2011年
10 蔡志宁;商标近似的司法认定[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知识产权请求权的限制[J];法商研究;2010年04期
2 田村善之;李扬;许清;;“知识创作物未保护领域”之思维模式的陷阱[J];法学家;2010年04期
3 张玲;;论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停止侵权民事责任及其完善[J];法学家;2011年04期
4 李扬;;知识产权法定主义及其适用——兼与梁慧星、易继明教授商榷[J];法学研究;2006年02期
5 曹诗权,陈小君,高飞;传统文化的反思与中国民法法典化[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6 陈锦川;试论我国知识产权请求权的初步确立[J];人民司法;2002年10期
7 陈武;;权利不确定性与知识产权停止侵害请求权之限制[J];中外法学;2011年02期
8 杜颖;日本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差止请求权[J];外国法译评;1999年04期
9 和育东;;美国专利侵权的禁令救济[J];环球法律评论;2009年05期
10 崔国斌;;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聪尔;我国商标权投资的障碍及对策[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1年02期
2 黎艳阳,李凤琴;网上商标权纠纷及法律应对[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3 刘晓军,贾建平;共有商标权的法律思考[J];中华商标;2003年04期
4 崔立红;对商标权无效抗辩的思考[J];电子知识产权;2003年06期
5 李凤琴;论商标权的限制[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张永艾;商标权穷竭原则质疑[J];政法论丛;2004年01期
7 周超;信用及信用载体的法律保护——商标权的保护对象之断想[J];理论导刊;2004年04期
8 沈杨;商标权担保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04期
9 陈红;商标权与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冲突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4年06期
10 袁杏桃;浅议商标权无效宣告的责任问题——从“上岛咖啡”案引发的思考[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宁;赵文祥;;商标权质押刍议[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09年
2 姜晓亮;;论域名权与商标权的冲突[A];中华全国律协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知识产权论坛暨2001年年会集[C];2001年
3 王智敏;段继骧;;论桥头堡战略下,OEM业务中境内加工企业商标权侵权风险的防范[A];第五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工商局 祝健;商标权人鉴定结论的证据性质及证明力分析[N];中国工商报;2009年
2 范松;商标权人的鉴别属于“检测、检验、检疫、技术鉴定”吗?[N];中国工商报;2012年
3 记者 张晓松;商标权战火烧到互联网[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4 吴成祥 兰洪学 袁其才;不能直接判令商标权人停止使用商标[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沈杨;重塑商标权概念[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1年
6 张恒瑞;公益活动引发企业冠名权和商标权冲突[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7 记者 王国明;维权捷报声声传 商标权人乐开颜[N];中国工商报;2005年
8 陈 红;商标权与知名商品的特有名称冲突之解决[N];人民法院报;2004年
9 杨德嘉;北京两被告侵权被判赔偿190万[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李凯;组装商品商标权用尽原则的适用[N];江苏经济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龙;商标权担保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邓昭君;商标权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3 邓利敏;商标权证券化的风险控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
4 施一弓;商标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5 黄磊;商标权与在先权的冲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6 郭文;商标权权利穷竭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许艳霞;商标权与在先权冲突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郭文华;论商标权的限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李丞基;中韩商标权及其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10 蔡然;商标权与姓名权益的冲突及其法律应对机制[D];深圳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21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fashilw/92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