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执行工作职务犯罪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9 19:00
本文关键词:法院执行工作职务犯罪对策研究
【摘要】:执行制度是法治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执行权的行使影响着社会群体对一国的司法与政治体制的基本印象。虽然我国有专门的民商事执行机构,并且在法律中对执行工作进行了相关的规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理念的进一步普及,逐渐暴露出我国执行权的畸形存在状态以及有关的执行职务犯罪现状十分严峻。 体制的问题导致了执行权的归属与定位偏离其实际道路,这一问题在司法实践中随着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不断增多而日益凸显。现阶段采取的一些对执行工作职务犯罪进行打击手段,表面上看似能够起到一定的遏制与延缓作用,但实际上只是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对策。如果不能从体制上改变执行权的权力属性划分,就无法真正实现对执行权的有效配置与监督。执行职务犯罪问题终将成为司法与行政体制缺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正确划分执行权属,建立合理的执行机构体系,是我国法制社会进程中建设行政权力管制体系的当务之急。首先对现阶段、现有体制下的执行职务犯罪状况进行分析应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然后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合理的司法、行政管理模式,以权力制衡为基本出发点,在明确执行权归属的前提下,根据其特殊性制定有针对性的相关机制,对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应对提出有效性见解,加快实现执行工作的制度化与正规化,有效减少执行工作职务犯罪。
【关键词】:执行 职务犯罪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第一章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概述9-18
- 第一节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概况9-10
- 一、 执行工作的含义9-10
- 二、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10
- 第二节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特性10-12
- 一、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主体的特殊性11
- 二、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形式的隐蔽性11-12
- 三、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追责的困难性12
- 第三节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特殊社会危害12-14
- 一、 以权谋私,严重侵害国家、集体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3
- 二、 损害司法形象,导致司法公信力降低13-14
- 三、 不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14
- 第四节 我国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现状14-18
- 一、 犯罪主体呈现高级别化15
- 二、 群体性窝案频发15-16
- 三、 犯罪时间跨度大16
- 四、 部分违规行为性质难以界定16-18
- 第二章 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成因分析18-23
- 第一节 外在浅层原因18-19
- 一、 分工形式导致执行局权力集中且缺乏监督18
- 二、 法律法规针对执行工作的规定缺失18-19
- 三、 执行工作人员的待遇较低易受外界不良影响19
- 第二节 深层体制原因19-23
- 一、 法官体制的行政化、官僚化弊端19-20
- 二、 执行工作各项保障措施不到位20-21
- 三、 审执不分离,缺乏有效监督机制21-23
- 第三章 现行体制下应对法院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措施23-28
- 第一节 细化职责分工,完善法律法规23-24
- 一、 明确职责,细化分工23
- 二、 完善各项执行工作法律法规23-24
- 第二节 提高经济收入,加强各项监督24-26
- 一、 提高经济收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24-25
- 二、 加强各方位监督,保障执行权合理运行25-26
- 第三节 强化立法,加大惩处力度26-28
- 一、 立法上进一步细化对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规定26
- 二、 加大与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相关的惩罚力度26-28
- 第四章 应对执行工作职务犯罪的根本之策28-36
- 第一节 实现审执分离28-30
- 一、 重新界定执行权的归属的理由28-29
- 二、 执行权独立于法院司法权之外的应然性与可行性29-30
- 第二节 分类建立专门的执行体系30-32
- 一、 刑事执行30-31
- 二、 保安处分31
- 三、 行政执行31-32
- 四、 民商事执行32
- 第三节 建立合理有效地执行制度体系32-33
- 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执行制度32-33
- 二、 建立提级或交叉执行机构,财政与人事提级管理33
- 第四节 建立三级金字塔式监管体制33-36
- 一、 完善人大为顶端的权力机关监督机制34
- 二、 直接接受检察院的司法监督34-35
- 三、 建立行政法院的司法约束机制35-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8
- 后记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学军;聂立泽;;我国司法职务犯罪防治对策探讨——以司法职权运行机制为视角[J];河北法学;2007年02期
2 杨宗辉,董邦俊;职务犯罪的司法预防[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3 由龙涛;;论职务犯罪的概念[J];理论学刊;2010年12期
4 叶继林;潘运华;;司法职务犯罪的成因与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5 李希慧;董文辉;;司法职务犯罪新论[J];人民检察;2011年11期
6 唐保银;;职务犯罪成因解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张果;;对职务犯罪预防的新思考[J];犯罪研究;2011年01期
8 代凯;;官僚制:理性、效率与民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1062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6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