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制度研究
【摘要】:首先可以肯定调解对于解决纠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法院调解更是具有其他调解的不具有的一些优势,所以完善的法院调解制度对于纠纷解决有重要意义。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法院调解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诉讼调解中“调审合一”的模式。调解与司法审判本身有着本质的区别,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面向,如果将法院主持调解与法院行使司法权由同一审判组织进行,必然会带了很大的问题,使调解影响司法审判,同时审判也会使调解改变本来的面貌,影响调解的效果。所以要通过完善我国的法院调解制度,实现调审的分离,从而使调解和审判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而现阶段我国法院调解中先行调解制度的确立和实践探索,可以说对调解分离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将法院的调解介入的时间提前到立案之前,此时一部分纠纷会进入调解程序,由于审判程序并未开始,调解人员可以专注调解。当然,目前我国的先行调解制度在制度建设运行上也存在问题,理论和实务也在不断地探索,不过对完善我国法院调解也还是有借鉴作用。在完善我国法院调解时我们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探索及取得的一些成果,德国作为法治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其在调解制度上面也有很多的研究,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完全可以研究借鉴。
【关键词】:法院调解 诉讼调解 先行调解 德国调解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6.2;D925.1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1章 绪论6-10
- 1.1 选题的背景6-7
- 1.2 选题的意义7-8
- 1.3 文献综述8-9
-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9-10
- 第2章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现状10-24
- 2.1 我国的法院调解概述10-11
- 2.1.1 法院调解的现实意义10
- 2.1.2 现阶段我国的法院调解分类10-11
- 2.2 诉讼调解中调审合一现状11-19
- 2.2.1 现阶段诉讼调解与司法审判关系11-12
- 2.2.2 调解与审判的区别12-16
- 2.2.3 当前调审关系造成的问题16-19
- 2.3 我国的先行调解制度现状19-22
- 2.3.1 先行调解的概念19-20
- 2.3.2 先行调解对重构我国法院调解的启示20-21
- 2.3.3 先行调解存在的问题21-22
- 2.4 法院调解面临的其他问题22-24
- 2.4.1 调解法律法规不健全22-23
- 2.4.2 对案件事实认识偏差23-24
- 第3章 德国调解制度研究24-31
- 3.1 德国法院调解的尝试24-25
- 3.2 德国调解法的颁布25-28
- 3.2.1 调解制度的概念涵义以及调解员作用26-27
- 3.2.2 调解程序中的信息公开与保密规则27
- 3.2.3 针对调解人员专门的培训27-28
- 3.3 德国和解法官模式28-31
- 3.3.1 和解法官的引入28
- 3.3.2 和解法官的职能28-29
- 3.3.3 德国和解制度与我国诉讼调解制度的异同29-31
- 第4章 解决我国法院调解制度问题的对策31-37
- 4.1 正视法院调解与审判的关系31
- 4.2 完善法院机构设置31-33
- 4.2.1 设置调解庭31-32
- 4.2.2 设立专门的调解人员32-33
- 4.3 调解工作的展开33-35
- 4.3.1 调解程序的运行33-34
- 4.3.2 调解法官的职能34-35
- 4.4 保障法院调解的基本原则35-37
- 4.4.1 确保自愿原则35
- 4.4.2 重视效率原则35-36
- 4.4.3 贯彻保密原则36
- 4.4.4 坚持独立与中立原则36-37
- 总结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莉;;浅谈法院调解制度的立法完善[J];人大建设;2000年05期
2 周林彬;法院调解制度的成本分析[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1年12期
3 杨翠萍;关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廖奕,黄凯,鄢烈洲;定位: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的三重分析[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5 蔡晓文;;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重建[J];福建法学;2003年01期
6 马毅;;改革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杨继慧;;谈我国现行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王璇;;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问题论析[J];兰州学刊;2007年05期
9 王璇;;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改革的必要性[J];前沿;2007年06期
10 姜霞;;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比较法探析[J];求索;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伟;肖瑶;;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以和谐社会的构建为背景[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海荣;小议法院调解制度的利与弊[N];江苏经济报;2011年
2 厦门大学法学院 林芳雅;澳大利亚家事法院调解制度[N];人民法院报;2013年
3 江苏省无锡市中级法院院长 王金大;法院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刘成;应对法院调解制度加以改进[N];江苏法制报;2011年
5 陈林;试谈法院调解制度的重构[N];江苏经济报;2011年
6 河北大学 申洁;中美法院调解制度的比较研究[N];中国贸易报;2012年
7 梅雪芳;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2年
8 周立春;完善法院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2005年
9 河北大学 申洁;中外法院调解制度比较[N];国际商报;2012年
10 王英;警惕民事诉讼中的恶意调解[N];中国审计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欣;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和完善[D];山东大学;2008年
2 李武;法院调解制度的社会原因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陆金伟;法院调解制度的实践探索与模式选择[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胡雅琛;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8年
5 张胜;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桑林;中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赵文婷;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栗鹏;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邵s,
本文编号:1084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084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