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基层人民法院适用调解制度的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11-02 20:28
本文关键词:安徽省基层人民法院适用调解制度的调查报告
【摘要】:调解是化解社会矛盾最有效的方式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法院外的专家、学者等对调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对调解的理论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但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法院调解具体在实践中运行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为此,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视角集中在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安徽省,探讨基层人民法院调解适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主体由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调查报告的内容和结论,重点调查了调解在基层人民法院的直接适用情况和基层人民法院在适用调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调解案件数量逐年递增,但调解率上升却较为缓慢。调解案件类型分布不平衡,在常见的民事三大类案件中,案件分布特征层次分明,地区发达程度不同调解案件的分布也比较明显。另外,民事案件是法院调解的大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除上述指标外,法官的数量、案件的审限与平均结案天数等也是重要的影响指标。此外,基层人民法院适用调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违反自愿原则的强制调解、背离调解制度设置初衷的久调不决和隐性违法调解是当前最常见的问题。 第二部分从调解的局限性和调解制度的被异化、调解制度自身的不足、调解制度中审判人员自身的问题、调解经费保障不足和从事审判调解的人员相对紧张等五个角度分析了产生上述状况的原因。 第三部分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主要有正视调解的价值、正确定位调解的社会功能,完善调解规则避免滥用,健全考评制度保持调解的能动性,建立健全调解监督、审查和追究制度,提高审判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调解能力,保障调解的专项经费和人员配备等七个方面入手,多管齐下,促进调解制度在法院的良好运行,以期建立良性的调解制度,更好的实现调解价值。
【关键词】:法院调解 调解制度 调查结论 审判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前言8-9
- 第一章 安徽省基层人民法院适用调解制度的基本情况9-14
- 1.1 安徽省基层人民法院适用调解制度的现状9-12
- 1.1.1 调解结案案件数有明显增长,但调解率上升较缓9-10
- 1.1.2 调解案件类型分布不均衡10-11
- 1.1.3 从事调解的法官数量、案件的审限等也是影响调解的重要指标11-12
- 1.2 安徽省基层人民法院适用调解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2-14
- 1.2.1 强制调解违反自愿原则12-13
- 1.2.2 久调不决背离调解设置初衷13
- 1.2.3 隐性违法调解难以避免13-14
- 第二章 安徽省基层人民法院适用调解制度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4-19
- 2.1 调解制度的局限性14-15
- 2.1.1 调解制度自身的不足14
- 2.1.2 调解制度的被异化14-15
- 2.2 调解制度有待完善15-16
- 2.2.1 调解规则不够完善15
- 2.2.2 调解的考评制度有待完善15-16
- 2.2.3 调解的审查监督、问责制度有待完善16
- 2.3 调解制度中审判人员自身的问题16-17
- 2.3.1 审判人员调解积极性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16
- 2.3.2 审判人员的调解能力有待提高16-17
- 2.4 诉讼调解经费保障问题17
- 2.5 一线从事审判调解人员不足17-19
- 第三章 正确适用调解制度的几点建议19-27
- 3.1 正视调解的价值,正确定位“调解”的功能19-20
- 3.1.1 调解的价值19-20
- 3.1.2 调解的功能20
- 3.2 完善法院调解“规则”,避免滥用20-21
- 3.3 健全考评制度,保持调解的能动性21-22
- 3.3.1 健全目标管理制度21-22
- 3.3.2 健全绩效考核制度22
- 3.3.3 健全激励制度22
- 3.4 建立调解监督、审查和追究制度22-24
- 3.4.1 对调解案件当事人的自愿性进行监督、审查23
- 3.4.2 对调解案件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审查23-24
- 3.4.3 对违反调解案件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调解的责任人追究责任24
- 3.5 提高审判人员的思想认识和调解能力24-25
- 3.5.1 提高审判人员的思想认识24
- 3.5.2 培养审判人员的调解能力,提高调解水平24-25
- 3.6 完善调解人员和经费的保障制度25-27
- 结语27-28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司法;2006年04期
2 季俊强;;构建法院附设调解制度的思考[J];福建法学;2010年02期
3 王红岩;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调审分立[J];法学评论;1999年03期
4 李晓蓉;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构想[J];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王胜俊;;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努力实现人民法院工作新发展[J];求是;2010年14期
6 杨育林;;对当前民事诉讼调解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J];人民司法;2007年07期
,本文编号:11330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133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