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的实践与机制构建——以滇中桂乡司法所为视角
本文关键词:乡镇司法所纠纷解决的实践与机制构建——以滇中桂乡司法所为视角
【摘要】:伴随中国社会的剧烈转型,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亦在不断的调适之中。乡镇司法所作为国家法治实践的"权力末梢",不仅承载与展现着国家权力的实践样态,亦杂糅了社会的多样与变迁。作为司法所的核心职能,在乡村社会的纠纷解决实践中,传统与现代的解纷方式相互遭遇、交织与博弈,纠纷解决呈现为不同组织、文化和方式互动的复杂过程。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在当代中国法治思维中,对于法治改革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希望借助于西方的法治理论、技术和方法,力图从法律制度上尽快推动国家的法治进程。1在此逻辑下,中国开始了法治化进程,在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引下,法律在其治理的疆域内被看成是普适的、无例外的和划一的,国家正式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启梁;张熙娴;;法官如何调解?——对云南省E县法院民庭的考察[J];当代法学;2010年05期
2 张学文;;乡村司法策略的日常运作和现实考量[J];政法论坛;2012年06期
3 贺雪峰;;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散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斌;吴雪峰;;论我国多元化医疗纠纷解决机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吴英姿;;司法过程中的“协调”——一种功能分析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马剑银;;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商谈论视角的基本权利体系重构[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李华;王存河;;司法权的定位和功能[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5 陈杭平;;“再审之诉”的再认识——以解决“申诉难”问题为切入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肖逢;高翔;;论审判委员会制度的文化承载与实践功能[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7 胡校敏;;法律援助资源调配与整合[J];池州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唐延明;张翰;;司法和谐提出的动因[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9 毋爱斌;;法院附设型人民调解及其运作——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为中心的考察[J];当代法学;2012年02期
10 黄忠;;认真对待“赔礼道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徐昕;;为权利而自杀——转型中国农民工的“以死抗争”[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广东卷)(第六集)[C];2008年
3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健;;务实与超越——审判权对程序外力量的回应表达[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李青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与司法在农村社会中的运作进路[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严亮奇;;如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援助制度[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钱斌;李青春;;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与法院调解权的规范运行[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一辑·上册)[C];2011年
8 项延永;;“迁就”向“固守”的转变——基层法院解决乡村社会民事纠纷司法策略新思考[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9 蔡瑜;白冰;;水乳交融:法院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传统理念与为民司法在司法礼仪文化中的融合[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10 何福贵;王聪;;公正如何做是好:徘徊于“两个效果”之间——以“善良的罪犯”为视角[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匡青松;第三人执行异议之诉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7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8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9 任哓春;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姜涛;刑事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卞晓伟;新时期我国农村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朱晓云;论我国民事证据失权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学;2010年
4 梁晨曦;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与运用[D];湘潭大学;2010年
5 周长青;民事纠纷的行政调解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邓丽萍;完善我国行政调解制度构想[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孙方静;论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与完善[D];苏州大学;2010年
8 龚峗燕;民事检察监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程思;论非诉讼调解与民事诉讼之关系[D];南昌大学;2011年
10 刘帅;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村规民约问题[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力;;农村基层法院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2 凌斌;;商鞅战秋菊——法治转型的一个思想实验[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3 张伟仁;;天眼与天平:中西司法者的图像和标志解读[J];法学家;2012年01期
4 吴重庆;无主体熟人社会[J];开放时代;2002年01期
5 陈柏峰;董磊明;;治理论还是法治论——当代中国乡村司法的理论建构[J];法学研究;2010年05期
6 吴英姿;"乡下锣鼓乡下敲"——中国农村基层法官在法与情理之间的沟通策略[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苏力;;崇山峻岭中的中国法治——从电影《马背上的法庭》透视[J];清华法学;2008年03期
8 高其才;周伟平;;法官调解的“术”与“观”——以南村法庭为对象[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1期
9 方乐;;转型中国的司法策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2期
10 吴英姿;;法院调解的“复兴”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伟华;;澳门刑事诉讼被害人权益保障机制构建[J];人民检察;2014年04期
2 樊崇义;刘文化;;比较法视野下的服刑人员申诉权保障探析——以诉冤机制构建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4年06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顾培东;审判运行机制构建的重大示范意义[N];人民法院报;2013年
2 山东财经大学 李培栋;打造沟通机制构建和谐检民关系[N];检察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沈晓华;我国刑事司法回应民意的制度构建[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4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24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