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性刑事司法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15:09
本文关键词:协商性刑事司法在中国的实践研究 出处:《兰州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本文以协商性司法为对象,解读它的产生背景然后对其进行法理学分析,通过对我国协商性司法的实践现状及其实践过程中涉及的问题的初步探讨和对西方主要国家协商性司法模式运作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西协商性司法模式进行比较研究。 第一部分对协商性刑事司法进行简要概述,解读了协商性司法在我国展开的背景,介绍了它的基本内涵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厘清,还将其与传统司法模式进行了辨析。 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了协商性刑事司法的理论基础并且对其进行了价值探析。主要从人性基础、契约文化基础、实用主义等方面展开,从不同的角度对协商性刑事司法的合理性与正当性进行阐释。 第三部分是对我国协商性刑事司法的实践运作现状研究。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侧重点。在列举了目前我国司法实践中进行的各类协商性刑事司法模式的探索的同时也总结出协商性司法在实践运作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 第四部分是对国外的协商性刑事司法模式进行介绍与考量,其中以英美法系的美国和大陆法系的德国为代表国家,总结出国外协商性司法一些鲜明特点。并且对协商性司法在两大法系之间的不同表现形式也进行了评析。 第五部分是将我国协商性司法与西方协商性司法做比较研究,主要从法律文化背景,制度设计,法治环境等方面进行展开。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5.2;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明亮;;刑事审判前的合作模式——以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为讨论范例[J];当代法学;2006年03期
2 冀祥德;张怀顺;;建立中国控辩协商制度实证研究报告[J];中国司法;2007年08期
3 孙本鹏,瓮怡洁;慎重对待刑事案件普通程序简便审[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聂志琦;;协商性司法:刑事司法的新选择[J];法律适用;2006年09期
5 王新清;李蓉;;论刑事诉讼中的合意问题——以公诉案件为视野的分析[J];法学家;2003年03期
6 朱俣璇;;波斯纳法律经济分析的实用主义态度[J];法制与社会;2007年01期
7 李钟;金霞;;论我国诉讼协商制度的探索与构建[J];法学杂志;2012年11期
8 闫清华;;建立我国刑事协商制度之构想[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闵春雷,孙记;辩诉交易制度透析——兼论我国的“普通程序简化审”[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10 刘广三;庄乾龙;;论协商性刑事司法理念的倡扬[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328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328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