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工作的影响
本文选题:刑事诉讼法修改 切入点:非法证据排除 出处:《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审查逮捕、公诉、监所监督、民行检察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其中,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技术侦查措施、简易程序、刑事和解制度等方面的规定与改革,对检察工作的影响尤为重大,需要检察机关调整观念、创新方法、积极应对。
[Abstract]:This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crimes committed by procuratorial organs, the examination of arrests, public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of prisons, procuratorial work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and so on. It is both an opportunity and a challenge. The regulation and reform of illegal evidence exclusion rules, technical investigation measures, summary procedure,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system and so on have a great impact on procuratorial work, which requires procuratorial organs to adjust their concepts, innovate methods and actively deal with the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5.2;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肖华;;论刑事审判程序分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周长军;马一;周玉林;;刑事诉讼法修改热点问题探讨——山东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周长军教授访谈[J];社会科学家;2010年12期
3 陈卫东;;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遏制刑讯逼供[J];人民检察;2007年23期
4 刘英团;;关键在于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江淮法治;2011年13期
5 卞建林;董超;;和谐语境下的刑事诉讼法学研究——2008年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J];人民检察;2009年04期
6 李林灿;肖秀娟;;刑事诉讼法修改有关问题的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5期
7 许俊;;关于刑事和解制度设计的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03期
8 赵伟初;赵新燕;;公诉审查程序浅论——以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前后的规定为视角[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11期
9 刘广林;;刑事诉讼中的利益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10 吴访非;试述现行刑事诉讼法中简易程序的设立[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国;;浅谈刑事和解制度[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3 范业宏;纪晓慧;;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郭勇;刘小荣;;浅析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5 蓝蓝;;刑事和解制度实施中的若干争点[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6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侯明哲;;从民生视角谈刑事和解制度[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8 耿红;;浅论刑事和解在基层检察实践中的应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易珍荣;;刑事和解——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有效方式[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宋聚荣;王鹏;;试论检察机关在刑事和解中的职能定位——以山东省检察机关的实践探索为基础[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检察院 王洪坤;应立法规范刑事和解[N];检察日报;2011年
2 记者 李宁 孙敏坚;对刑事和解制度进行立法[N];湖南日报;2009年
3 通讯员 张宁;天津适用刑事和解机制办案415件[N];检察日报;2010年
4 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 熊彬 蒋晓栋;检调对接下刑事和解的选择[N];江苏法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阮占江 赵文明 本报通讯员 谭丽霞;“三位一体”刑事和解透明高效[N];法制日报;2011年
6 王风浪 王金宝;浅谈公诉环节的刑事和解[N];西部法制报;2008年
7 记者 李松 黄洁;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N];法制日报;2008年
8 李松 黄洁;刑事和解不是“花钱买刑”[N];贵阳日报;2008年
9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方工;刑事和解应注意纠偏[N];检察日报;2008年
10 毛建华;刑事和解须坚持四项原则[N];法治快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肖华;刑事审判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谢佳宏;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谢登科;认罪案件诉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5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葛琳;刑事和解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郭明文;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处理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周孟炎;民事审判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周亚红;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周凯东;检察环节刑事和解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新新;浅析我国刑事和解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利飞;刑事和解模式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0年
3 刘红星;刑事和解之中国化道路[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王莹;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白垒宁;论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D];燕山大学;2010年
6 郭秀锦;刑事和解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刘梦然;刑事和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8 杨森;我国刑事和解制度构建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王静;论我国刑事和解制度之构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10 刘晓东;刑事实体法视野下的刑事和解[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3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56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