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刑经济性指导下的分级分类关押制度的构建
本文选题:行刑经济性 切入点:分级分类关押 出处:《政治与法律》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现代行刑的发展趋势是改造效益与行刑经济并重。现有的罪犯分类制度多以犯罪性质为标准进行横向分类,忽略以人身危险性为标准的纵向分级。具体运作中,注重运作形式的方便和监狱安全等实效,缺乏深刻的理论底蕴,未能达到科学分类的层次和水平,尤其未能解决深度感染问题。当前形势下,监狱工作改革的重点是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多层级的分级分类关押制度。这一制度构建的目的是提高单位行刑成本投入的改造效益。具体表现为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进行系统整合,对罪犯进行分级分类关押,配以相应的分级处遇,对监内外的行刑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并着手分级分类制度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execution is t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 efficiency of reform and the economy of execution. Most of the existing classification systems of criminals are classified horizontally according to the nature of the crime, ignoring the vertical classification with the standard of personal dangerousness.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venience of operation form and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prison security, lack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background, fail to reach the level and level of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and especially fai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ep infection. The emphasis of prison work reform is to build a multi-level classified and classified detention system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purpose of this system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eform of unit execution costs, which is embodie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with severity. The existing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are systematically integrated, the criminals are held at different levels and classified, matched by corresponding classification, the execution resou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prison are allocated reasonably, and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legaliza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are initiated.
【作者单位】: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法律系;
【分类号】:D926.7;D924.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滕满;戴卫平;冯德慧;;新形势下我国罪犯分类制度的完善[J];中国司法;2011年04期
2 吴少广;潘龙;;《刑法修正案(八)》对监狱工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中国司法;2011年11期
3 高永明;万国海;;论行刑经济[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4 邱兴隆;嬗变的理性和理性的嬗变──主题报告:刑罚进化论·评论·答辩[J];现代法学;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煜婕;;试论和谐社会中经济法的发展[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马长生;彭新林;;前科消灭的性质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张训;;打开刑法之门——评刑法学家陈兴良教授的学术情怀[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5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6 刘红军;沈玮玮;;中西视野下的荀子“礼法”观[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7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8 江泓;;电视新闻短评初探[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宇润;;数字图书馆在平衡著作权利益冲突中的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郝志运;钟佳桂;莫云生;;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知识权力中心研究[A];2007年全国第十一届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杨恺钧;黄坡;;法律规制实施中合谋的经济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易凌;;教育法经济分析的若干问题[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周林彬;李胜兰;;法律经济学课程设计比较研究(研究报告)[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陈国富;;财产规则、责任规则、不可转让规则与农地产权保护——农地征用中农民利益受损的法经济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陈丽琴;制度分析框架下的女县长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安杨;我国宠物福利法律保障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姜泽平;我国开征污染税制度构想[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唐琳;非典型股东查阅权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白璐;创业板市场功能定位的法律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玉泾;我国司法引入商业判断规则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吴志刚;理性立法程序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杨佳琛;论政府在流域补偿机制中的角色与功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学相;论量刑的刑罚节俭原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徐国栋;市民社会与市民法——民法的调整对象研究[J];法学研究;1994年04期
3 邱兴隆;嬗变的理性和理性的嬗变──主题报告:刑罚进化论·评论·答辩[J];现代法学;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俊怡;;“两减少两扩大”精神下缓刑罪犯的刑罚执行[J];国际市场;2010年03期
2 吴宗宪;;论社区矫正立法与刑法修正案[J];中国司法;2009年03期
3 冯殿美,韩建祥;社区矫正:刑事政策学的诠释——兼论对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反思[J];犯罪研究;2004年04期
4 张立新;陈汉君;;和谐社会视野下轻微刑事犯罪行刑社会化的反思与建构——以开展社区矫正为视角[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2期
5 周海挺;论行刑社会化的构建[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6 冯卫国,储槐植;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社区矫正[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7 程应需;;论社区矫正与刑罚制度改革[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屈耀伦;;完善我国假释制度之建议——以社区矫正为视角[J];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杨维立;;法院该不该介入社区矫正?[J];社区;2007年04期
10 丁亚秋;社区矫正实施意义及缓刑适用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法治论丛;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静;施小燕;;试论非监禁刑罚执行社会防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侯斌;;和谐社会建设与罪犯矫正制度转变[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3 王宏玉;;我国少年犯罪之刑事政策探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陈晓明;;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几点疑虑[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5 李老铁;;学习董老刑罚思想 完善我国缓刑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6 金碧华;;文化冲突下的累犯形成——对一起故意伤害罪的个案调查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邢文杰;;社区服务刑的立法构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陈晓明;;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几点疑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9 王笑严;;论非监禁刑——刑罚发展的历史趋势[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10 臧冬斌;冯卫亚;;浅谈刑事政策的宽严相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赤勇;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工作[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 陈鹏展 湖北省当阳市人民检察院 李仁清;罪犯获得国家专利不等于有重大立功表现[N];检察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徐维欣;亲属“大义灭亲”,罪犯减刑?[N];文汇报;2010年
4 记者 袁定波;重点盯住原县处级以上干部罪犯[N];法制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唐亚南 通讯员 包蕾 李鹏飞;震慑犯罪的技术与挽救罪犯的艺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四川大学教授 左卫民;缓刑决策的民主参与[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如飞 李杨 惠贞 肖浏;“问题少年”:能否尝试“社区矫正”[N];福建日报;2004年
8 四川省峨眉山市人民检察院 周琳 车洪伍;罪犯脱管的,撤销缓刑假释可缺席审理[N];检察日报;2011年
9 记者 马婷 通讯员 张亚豪;最高法视频审罪犯[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10 陈洪青;拘役罪犯回家自由应予保障[N];检察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卫国;行刑社会化论纲[D];北京大学;2002年
2 周娅;短期自由刑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葛磊;刑事制裁体系近现代史纲[D];北京大学;2007年
4 李巍;现代司法理念下的中国缓刑制度的完善[D];吉林大学;2008年
5 包雯;慎刑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贾文宇;假释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8 冯全;中国缓刑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郑伟;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罚理念及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刘艳萍;美国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茂;中国新型社区矫正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潘传才;关于行刑社会化的法律思考[D];安徽大学;2003年
3 王刚;我国行刑体系中社区矫正的理性建构[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4 徐宇红;我国犯罪社区矫正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孟红云;社区矫正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张强;少年犯的缓刑适用及其社区矫正[D];苏州大学;2008年
7 刘炳汐;论我国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周晓彬;行刑社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陈贤忠;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10 李越阳;论社区矫正对我国刑罚制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52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65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