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人员司法责任制体系的构建及其与检察权属性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8-04-03 18:12

  本文选题:检察权 切入点:司法责任制 出处:《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摘要】:检察权既有司法权的属性,同时也有行政权的属性。以前者言之,检察权的行使要符合司法规律,即独立行使;以后者言之,检察权要符合行政规律,即上命下从。这就涉及司法责任制的落实问题。显然,当检察官行使的是带有司法权特性的检察权的时候,他才需要承担司法责任;当他行使的是带有行政权特性的检察权的时候,则无需承担责任或者只承担部分责任,向其发布指令者应当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中国检察权实质上是一种带有行政色彩的司法权,只不过这一行政色彩在过去被不适当地强化了。因此,今日的检察改革应当注重去行政化,逐步淡化检察权的行政色彩。检察官独立与法官独立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检察官独立是在检察一体化的大框架下的独立,因此只能是一种相对的独立。这一认识是构建科学合理的检察人员司法责任制体系的前提。
[Abstract]:Procuratorial power not only has the attribute of judicial power, but also has the attribute of administrative power.According to the former, the exercise of procuratorial power should conform to the law of judicature, that is to say, independent exercise, and the latter should conform to the law of administration, that is to say, the procuratorial power should conform to the law of administration.This involv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Obviously, when the procurator exercises procuratorial powe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judicial power, he is required to bear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when he exercises procuratorial power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he does not have to assume responsibility or only assume part of the responsibility.The person to whom the instruction is given shall bear full or primary responsibility.The procuratorial power in China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judicial power with administrative color, but this administrative color has been improperly strengthened in the past.Therefore, today's procuratorial reform should be deadministrated and gradually desalinate the administrative color of procuratorial power.There is a certain difference between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and judge independence. Prosecutor independence is independent under the framework of procuratorial integration, so it can only be a relative independence.This understanding is the premise of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judici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procuratorial personnel.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
【分类号】: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辉;杨新京;;有效开发人力资源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 武隆县检察院检察人员分类管理调研报告[J];中国检察官;2007年09期

2 韦华生;;论检察人员的修养[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0年10期

3 李洪;;完善检察人员执法档案机制的思考[J];福建法学;2011年01期

4 王进社;;应建立检察人员执法业绩档案[J];人民检察;2011年02期

5 牟伦胜;;建立适应基层检察人员需求的差异性激励体系[J];人民检察;2011年06期

6 张华,朱毅敏;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思考[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7 张国明;论“入世”后检察人员应树立的几个观念[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赵永华;论检察人员树立先进执法理念的障碍性因素及解决途径[J];检察实践;2004年04期

9 李继东;;论检察人员现代执法理念[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S2期

10 王立秋;黄继荣;;检察人员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剑凌;吕建伟;;检察人员考评体系建设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苏国孟;李连华;;检察人员执法档案之构建[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王冲;;检察人员分类改革视野下的青年干警职业生涯规划管理问题[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4 苏正洪;张庆立;;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若干问题辨析[A];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第十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5 郑在义;龚瑞;;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陈宝富;;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比较研究及思考[A];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第十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7 重庆市检察院《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研究》课题组;南东方;孙亚;陈国璋;王建华;;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及其工作运行机制研究[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钟勇;章俊程;;深化检察人员分类管理 完善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基于重庆市渝北区人民检察院的实证研究[A];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第十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4年

9 张翔;;心理介入方法在职务犯罪侦讯中的应用[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10 赵刚;;职务犯罪立案逻辑初探[A];法律逻辑与法律思维——第十七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检察人员如何加强自律[N];检察日报;2004年

2 李郁军;全省5410名检察人员考“理念”[N];甘肃法制报;2007年

3 记者 李松 黄洁 通讯员 张玉柱;北京:检察人员将建职业信用档案[N];法制日报;2009年

4 记者 宋常青;甘肃:强化监管检察人员“异常行为”[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5 记者 赵晓星 通讯员 周红;检察人员执法办案有了“实时评判员”[N];检察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周文英 欧阳晶;打亮7000名检察人员道德“底色”[N];检察日报;2010年

7 记者 张宁;天津:首次从基层遴选检察人员[N];检察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李洋 赵建菲;执行现场:检察人员全程监督[N];甘肃法制报;2012年

9 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民检察院 吴京伟 王晓民;检察人员的父母担任辩护人也当受限[N];检察日报;2013年

10 记者 赵杨 通讯员 韦磊;派驻基层检察室配至少两名检察人员[N];南方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温帆;检察人员职业生涯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2 胡晋如;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张峗;大连市检察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4 施婷婷;基层检察人员分类管理模式下绩效考评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

5 陈刚;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 罗垎;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7 詹瑾;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梁涛;盐池县检察院绩效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邢小川;我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相关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063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7063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7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