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的权利救济功能与制度设计
本文选题:权利救济 + 制度设计 ; 参考:《人民检察》2012年11期
【摘要】:正信访作为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体现,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理论上对信访功能的争论,笔者认为,回归权利救济功能的信访制度设计,才能真正按照权利救济的思路去处理信访问题。一、善待信访制度:法治背景下信访制度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信访工作已经进入了法治化的轨道。因此,从信访的文化传统及信访的制度确认、信访的功能表达考虑,要善待信访制度,在法治背景下坚持司法最终裁决纠纷的
[Abstract]:As the embodiment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et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citizens'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In view of the debate on the function of petition and visit in theo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only by designing the system of petition and visiting which returns to the function of right relief, can we really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petition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right remedy. First, treat the petition system well: the necessity of the petition syste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le of law.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petition work has entered the rule of law track. Therefore, from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letters and visits and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the functions of letters and visits should be expressed, 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should be treated well, and the final adjudication of disputes should be uphel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le of law.
【分类号】:D632.8;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霍佳佳;;论中国信访制度的困境与规范化改革[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郑军辉;;当前我国信访的制度困境及其改革路径[J];楚天主人;2009年10期
3 陈戈寒;朱小兰;;试论信访制度改革的深化[J];商业经济;2006年05期
4 王会智;刘新君;;论我国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对策[J];理论参考;2010年08期
5 徐华;;信访之困[J];领导文萃;2011年05期
6 颜克伟;;当前信访制度的困境及其发展与创新[J];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3期
7 王先江;张有梅;莫良元;;信访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探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8 毕然;;浅议现行信访制度的缺陷与完善措施[J];经济师;2009年09期
9 陶蛟龙;陈键;;信访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兼谈建立涉诉上访经常性工作机制的思路和体系[J];法律适用;2006年05期
10 薛侃;;求解信访“脱困”之路[J];领导文萃;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麻新平;;董必武人民司法观与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2 肖萍;;信访制度的价值及其实现[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唐丽萍;黄德良;;我国信访制度功能的合理定位及制度创新[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4 李连江;;信访制度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和谐社会与治理机制”政府管理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6年
5 束锦;;民意诉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信访”视角的探讨[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吴永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策略、模式与制度设计——兼论有关农保的学界动态和制度试点[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田先红;;乡村治理转型与基层信访治理困境[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田文利;;信访制度的定性分析和机构设置研究[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娜;;党群关系视阈下的信访制度[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小红;彭奕菲;;略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与我国信访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国家信访局副局长 王耀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N];经济日报;2008年
2 杨长青 马鸿儒;落实信访制度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N];民族日报;2009年
3 郭爱忠;对创新我国信访制度的思考[N];联合日报;2007年
4 福建省光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崇泰;完善信访制度 促进社会和谐[N];人民代表报;2010年
5 邓海建;保障信访权利需要制度合力[N];法制日报;2005年
6 冬青邋汉荣 华志;市纪委完善信访制度[N];咸宁日报;2007年
7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严;大力推进信访工作法制化进程[N];光明日报;2008年
8 苟玉娟 任岩璐;耀州区完善信访制度 将矛盾化解在基层[N];铜川日报;2010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本报特约评论员 于建嵘;信访制度改革需要新思维[N];南方日报;2009年
10 游劝荣;严守信访制度的法治底线[N];学习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2 叶笑云;平衡视阈下的当代中国信访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田侠;行政问责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5 任哓春;基于信息管理视角的信访工作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6 孙丽昕;教育信访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健馨;宪政理论视野下现代政府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邓集文;当代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9 赵永红;服务选区与代表国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惠泉;中国信访制度的权利救济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2 曲静;行政信访制度初探[D];山西大学;2006年
3 梁长安;转型时期信访制度改革路径探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4 韩国策;法制化视角下的中国信访制度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丁,
本文编号:1871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87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