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规避执行行为及其应对措施
本文选题:规避执行 + 法律责任 ; 参考:《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文章通过定义规避执行,分析法律特征,划分了规避执行行为的类型,并通过系统的归纳,总结了规避执行的法律责任,以及针锋相对的应对措施。
[Abstract]:By defining the evasion of execution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w, the article divides the types of evasion of execution, and summarizes the legal responsibilities of evading execution through systematic induc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作者单位】: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法律事务部;
【分类号】:D9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艺;;限制民事诉讼沉默权的合理性及其立法完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2 刘芳;;论国外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后果——兼论对中国行政程序立法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08年32期
3 魏建明;公证改制后与公证法律责任相关的几个问题[J];中国司法;2005年10期
4 姜净;;诱惑侦查的问题研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5 高弘博;丁巍;;公益之诉主体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6 顾华明;;关于我国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的一些思考[J];天府新论;2009年S1期
7 林玉平;;执行和解中欺诈行为的应对措施[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杨金志;仇逸;;要从源头上避免“法律打架”现象[J];中国人大;2010年17期
9 刘晓春;李慧国;;刑事诉讼活动中证人不出证的构成及其法律责任[J];当代法学;1987年04期
10 张启淮;析军人民事侵权法律责任承担问题[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调研组;;检察工作在“入世”后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应对措施[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刘金玉;;论行政程序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追究[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杨志祥;;浅谈检察视角下刑事被害人的国家救助[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白永忠;;入世后电信法律服务领域中国律师的应对措施[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国坚;;探讨国家对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别涛;;环境公益呼唤环境公诉——试论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与环境公诉[A];环境公益诉讼开展与律师的作用——2005年全国律协环境与资源法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辛向东;戴剑华;;董必武法制思想与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的理论及其实践[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8 陈立毅;;金融危机的司法应对[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周建国;;刑事证人不出庭作证的思考[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梁平;;提高证人出庭率的法律措施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任建国;敦化法院刑附民案件调解率连续三年95%以上[N];延边日报;2010年
2 陈武邋陈继根;本案应由谁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曾革楠;最高法:媒体恶意报道在审案件将被追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4 曹阳 何向南;压案不查追究法律责任[N];黑龙江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徐伟;履职时有关言行 不应究法律责任[N];法制日报;2011年
6 周玉国 段 铭;被告逾期答辩应负法律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沈荣;牢记人民法官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郭莹;泄露举报人信息将追究法律责任[N];北京商报;2008年
9 记者 娄银生;江苏高院20条措施应对经济形势变化[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刘晓林 李有军;明确公证的法律责任[N];中国改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晋岳;论刑事责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13年
2 方道茂;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刘彦辉;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东晓;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岳扬;论诱惑侦查[D];武汉大学;2005年
3 鲁金梅;我国行政指导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媛;我国民事诉讼法律责任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5 田庆生;论刑事鉴定人制度[D];苏州大学;2008年
6 项军;我国未决羁押制度的重构[D];安徽大学;2006年
7 赵娟;行政程序违法的法律责任[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姜永芝;论违反民事诉讼法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王琬萱;律师担任破产管理人制度若干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覃丽珍;我国司法鉴定人的民事责任初探[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3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23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