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司法救济

发布时间:2018-05-23 20:02

  本文选题:纠纷 + 司法救济 ; 参考:《北方法学》2013年06期


【摘要】:现代司法作为西方法治的舶来品对中国固有的司法传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依法治国的今天,现代司法与中国传统的接触更多地表现在当下的农村社会。设置在乡镇中的人民法庭代表着司法权在基层社会中的渗透,作为一种权利救济途径的司法救济将民众与人民法庭联系到一起,将传统的纠纷解决模式与现代司法联系到一起。在这个传统与现代相互交错的时代,我们应当关注于司法救济如何落实抑或人民法庭如何在基层扎根。
[Abstract]:Modern justice, as an import of western rule of law, has brought a certain impact to the inherent judicial tradition of China. In today's rule of law, the contact between modern justice and Chinese tradition is manifested more in the present rural society. The people's courts set up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represent the penetration of judicial power in the grass-roots society. As a way of right relief, the people and the people's courts are connected together, and the traditional dispute resolution mode is linked with modern justice. In this intertwined era of tradition and modern,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how to implement the judicial remedy or how the people's courts take root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农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0CFX04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胡夏冰;陈春梅;;人民法庭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J];法律适用;2011年08期

2 万国知;;为了一方平安——记全国优秀法庭兴山县黄粮坪人民法庭[J];楚天主人;2006年01期

3 李浩;民事审判中的调审分离[J];法学研究;199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张启兵;论法治目标下调解制度的存废[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2 蒋冬冬;;对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反思[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王国春;法院调解制度之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刘新红;;论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胡敏;孙怀君;;劳动争议“诉调裁”对接机制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崔永振;;调解制度改革的程序性探析[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徐龙震;;对构建我国法院专职调解官制度的思考[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8 王秀英;;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几种改革思路的学习与评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7年03期

9 李妍;;浅析美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兼谈该程序对我国民诉法修改的借鉴作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10 李爱德;;民事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周宗良;;诉讼调解在审判权运行中的角色定位——兼“以案论理”析三对核心关系的处理[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公丕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思想与我国诉讼调解制度[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3 胡道才;魏俊哲;;调审分离的司法实践及制度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4 徐军;江厚良;;透视撤诉率: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失效——以法院/法官的行动选择为视角[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5 覃斯;;反思与构建:法院调解之中国式困境——以司法ADR导入民事审前程序为出路[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5 黄娟;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法理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6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郭美松;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8 陈秀萍;论法律的伦理性[D];吉林大学;2006年

9 马国强;和谐社会视阈中的纠纷解决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全文;民事诉讼调解一般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凯霞;论法院“调解热”的成因、影响及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臻;我国民事诉讼调解的功能定位[D];苏州大学;2010年

3 吴莉萍;完善我国离婚诉讼程序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良明;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曾方;民国时期民事调解制度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张伟;西藏法院民事调解现状、成因及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菲;论民事审判程序正义的实现[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杨;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D];安徽大学;2010年

9 罗真;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龙;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法理评价[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任鸣;我国人民法庭工作面临新的挑战[J];法律适用;1999年01期

2 项建新;浅谈经济纠纷案件的附条件调解[J];人民司法;1993年01期

3 ;中心人民法庭——人民法庭建设的新路子[J];人民司法;1998年12期

4 ;加强规范化管理 开拓人民法庭工作新局面[J];人民司法;1999年02期

5 苏力;;审判管理与社会管理——法院如何有效回应“案多人少”?[J];中国法学;2010年06期

6 江伟,李浩;论市场经济与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7 王亚新;论民事、经济审判方式的改革[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朝强;;公正执法 一心为民 福清市高山人民法庭创建“省级优秀人民法庭”活动[J];民主与法制;2007年01期

2 ;认真准备与建立人民法庭[J];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1950年07期

3 ;认真准备与建立人民法庭[J];江西政报;1950年07期

4 ;中南区人民法庭组织条例[J];江西政报;1951年Z1期

5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普选中人民法庭工作的若干规定[J];山西政报;1953年24期

6 ;有关人民法庭工作的几个问题[J];陕西省人民政府公报;1951年08期

7 郝忠贵;以人民法庭的名义出具法律文书的做法是错误的[J];河北法学;1986年03期

8 ;人民法庭审理简易经济纠纷案件好处多[J];人民司法;1986年07期

9 ;信息[J];山东审判;1995年04期

10 黄松有;大力抓好人民法庭建设 切实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支持和业务指导[J];中国司法;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志相;周舜隆;;在制度供给中嶼出基层法治之路——兼论人民法庭的传统与改革[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贵州省铜仁地区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完善人民法庭设置若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以贵州省铜仁地区人民法庭设置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曹春风;;律师参与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基本路径[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娟;刘芳;;我国环境侵权司法救济的现状与未来——从法社会学角度分析[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07年

5 陈保中;;社会纠纷解决:行政机制及其优势[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6 马志相;;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加强人民法庭建设——董必武人民司法便民观的实践与演进[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7 吴卫军;;现状与走向:我国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透析——兼论和谐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8 周晓唯;胡强;张茉茉;;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的法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徐伟群;王燕华;;浅议人民法庭在上海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10 孙明勇;;行政行为司法救济问题探析[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兴武 本报通讯员  叶文醒;“司法支农”为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7年

2 张亚珍;丹凤法院强化调解工作[N];商洛日报;2008年

3 刘喜平;伊旗法院推出四项措施强化人民法庭工作[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4 叶利霞邋曹书瑜;为民解千结[N];人民法院报;2007年

5 谢啸林 马丽萍;农民的好法庭[N];农民日报;2005年

6 记者 陈海发 冀天福;力量更多元手续更简便[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赵正辉邋王露钰;无锡锡山三项机制加强立案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记者 娄银生;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 切实加强人民法庭建设[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窦玉梅 吴海龙;植根基层解纷争 守望公正促和谐[N];人民法院报;2005年

10 李国军 同兴;基层人民法庭走向标准化[N];丹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剑;论凉山彝族的纠纷解决[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文香;蒙古族习惯法与多元纠纷解决机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毛高杰;社会资本与农村纠纷解决[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程凯;社会转型期的纠纷解决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费先梅;清代豫西地区水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赵克军;南京国民政府前期股东权益纠纷的司法救济(1927-1937)[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10 冀宗儒;论民事司法救济充分性的实现[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华;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完善的路径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2 赵玮玮;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的纠纷解决与基层政府[D];北京大学;2005年

3 张哲;基层人民法庭纠纷解决机制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嵇绍军;证券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莫良化;中国篮球职业化进程中纠纷救济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李亚锋;论民间调解[D];山西大学;2007年

7 王宗冉;当前我国基层法院巡回审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许R,

本文编号:1926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26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a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