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迈向规则主义的司法——中国司法改革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8-06-05 19:04

  本文选题:司法改革 + 规则主义 ; 参考:《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进行了三次司法改革,前两次改革以实现司法职业化为目标,后一次改革则倡导司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形塑。从三次司法改革的历程看,我国的司法改革徘徊在司法职业化与能动司法之间,遭遇理论和实证的双重困境。司法改革需要跳出司法职业化和能动司法的老路,以规则遵循为切入点,走向规则主义的司法。规则主义司法的走向,是统一职业化司法与能动司法之价值追求、确保依法治国目标的落实、实现程序正义的必然选择。规则主义司法要求司法权行使范围受法律的严格规制,司法权行使过程依规则而推进,司法的社会效果寓于法律效果之中。
[Abstract]: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a carried out three judicial reforms, the first two of which aimed at realiz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the judiciary, and the latter advocated the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he judiciary in the shape of social life.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three judicial reform, the judicial reform of our country hovers between the judicial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the active judicature, and encounters the double predicament of theory and demonstration. Judicial reform needs to jump out of the old way of judicial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active judicature, and take the rule following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o the rule doctrine judicature. The trend of rulesism judicature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unifying professional judicature and active judicature, ens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oal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and realizing procedural justice. The exercise of judicial power is strictly regulated by the law, and the exercise of judicial power is carried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and the social effect of the judicature is in the legal effect.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09QZD062)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项目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国华;;审判的社会效果寓于其法律效果之中[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张笑英;杨雄;;司法规律之诠释[J];法学杂志;2010年02期

3 韩登池;;司法三段论——形式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J];法学评论;2010年03期

4 江必新;;司法理念的辩证思考[J];法学;2011年01期

5 杨建军;;司法的中国特色[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6 李林;;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J];中国司法;2013年02期

7 公丕祥;;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意义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8 华尔特·墨菲;张千帆;;宪政主义[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9 江国华;周海源;;《司法基本法》与中国司法改革[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肖扬;;中国司法:挑战与改革[J];人民司法;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凤涛;;迈向回应社会的法——精神慰藉困境与“常回家看看”入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王清平;;论科研不端行为的法律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钱大军;;法律体系理论的比较分析[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4 刘洪珊;赵姝明;;保证硕士研究生复试科学有效的模式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5 解瑞卿;;行政诉讼调解勃兴之三重动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6 南景毓,马召伟;法律漏洞及其补充——由手机短信侵权民事责任引发的深层思考[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孙光宁;;法律思维模式及其选择[J];长白学刊;2008年02期

8 姚显森;;论检察机关对能动司法的法律监督[J];长白学刊;2012年02期

9 倪文;;我国刑事司法中关于形式主义的反思——关于曹天案的法律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10 陈金钊;侯学勇;;法律关系及其逻辑模型的建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王凤涛;;年龄与职业门槛——雇用年龄限制的正当性[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薄晓波;冯嘉;;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法律化——兼谈法律思维的作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肖攀;;建立以保障健康为中心的环境标准制度[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5 郭建勇;;司法理性与司法国情:审判权功能之实证探究——以民事司法政策变迁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伶俐;;智慧的召唤与不可或缺的自知——“能动司法”语境下的法院裁判[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庆丰;谢锐勤;;互动与博弈:民事调解与能动司法——以城乡二元社会为背景[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树森;;调解率的功能回归与机制重构——由案件调解后申请执行情况引发的追问、慎思与求解[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聂慧萍;;我国20年行政审判权运行的轨迹与启示:从对峙到协调——以行政诉讼协调撤诉现象分析行政审判权与行政权的关系[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邢会丽;;法院民事二审调解之辩思[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尚海涛;民国时期华北地区农业雇佣习惯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张强;商法强制性规范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许安平;现代税法的构造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德恩;民事调解中的当事人自治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7 唐清利;公私权模糊场域的合作治理与规则自治[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9 谢慧;法源视野中的合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尹华蓉;论亲告罪的合理范围[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雅婷;诉前调解机制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章烽;论司法能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4 颜常;国家在经济法主体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王新力;论生态补偿法律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张逸群;当下中国司法政策认知论[D];西北大学;2010年

7 李颖;高空抛掷物侵权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汤晓;试论利益衡量理论在合同案件审理中的运用[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9 郭娟;诉调对接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吴慧星;中美两国元首选举制度差异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力;;农村基层法院的纠纷解决与规则之治[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2 杨晓雷;;规则建立过程的知识考察——以“刘涌案”事件为空间[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季卫东;;法律程序的形式性与实质性——以对程序理论的批判和批判理论的程序化为线索[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谭世贵;;论司法信息公开[J];北方法学;2012年03期

5 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年01期

6 苏力;基层法院法官专业化问题——现状、成因与出路[J];比较法研究;2000年03期

7 陈金钊;目的解释方法及其意义[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8 公丕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改革道路概览[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9 陈伟;;司法确定性的寻求——析哈贝马斯的“程序确定性”理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管金伦;;法官的法解释[J];法律方法;2003年0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建军;[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本报编辑部;[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保建;;能动司法哲学观的解读[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2 於艳萍;;法官能动司法的伦理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3 王云鹤;;浅议能动司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9期

4 李辉;;司法能动主义和我国的能动司法[J];法律方法;2011年00期

5 袁钰萍;;审判权本质再审视——观电影《真水无香》所感[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6 刘卓;;比较法视野中的司法制度 民主性——从民主性差异及其所导致的司法程序和司法结果的角度[J];法制与社会;2013年24期

7 袁媛;;“柔性司法”核心思想的确立——探讨中国国情语境下的司法制度变革[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3年09期

8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房东升;能动司法及其在新中国的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83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1983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2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