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罪犯的监禁处遇:制度现状与完善路径
本文选题:未成年犯 + 监禁处遇 ; 参考:《青少年犯罪问题》2012年03期
【摘要】:我国现行的未成年犯监禁处遇制度,基本上能适应未成年犯的特点和矫正需要,也符合国际刑事司法准则的要求。但现行制度尚有不足之处。应从扩大开放式处遇、拓展社会教育资源、健全劳动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方面,进一步对之加以完善。
[Abstract]:The current system of incarceration of juvenile offenders in China is basically adapted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needs of the juvenile offender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standard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hortcomings in the current system. It should be further completed from the aspects of expanding open access, expanding social education resources, perfecting labor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training. Good.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26.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卫国;香港青少年罪犯矫正制度述略[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涛莲;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俐;监禁状态下未成年女犯矫正教育创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侯大萍;论青少年法制系统工程的理念与机制设计[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彭梦吟;社区矫正制度的实践与完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康健;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教育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小艳;未成年犯矫正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丽春;;未成年犯不良心理成因及矫治[J];华章;2011年17期
2 丁银莲;;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现状研究——以新余市渝水区为例[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3 朱玉苗;边立会;刘亚萍;;电子证据证明力问题浅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4 贾俊玲;赵玉来;;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的检察研究——以《刑法修正案(八)》为视角[J];天津法学;2011年03期
5 职红艳;;简析中国刑事和解制度的现状与重构[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6 刘丰杰;;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建构[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7 周敬敏;;浅析社区矫正的社会意义及其现状[J];知识经济;2011年14期
8 邓非;;我国刑事执行制度之完善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齐欣;;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必要性研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2期
10 张红卫;;浅议无罪推定原则[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汪飞;让未成年犯走进“改革开放30年”[N];江苏法制报;2009年
2 记者 陈伟;山西首个未成年犯教育感化挽救基地成立[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张洁 记者 吕欣;法官温情感化未成年犯人[N];遵义日报;2010年
4 重庆市渝北区法院 杨枫;五大机制前后延伸 有效帮教未成年犯[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通讯员 史华松 周宏;吴中 未成年犯禁上网吧[N];江苏法制报;2011年
6 记者 张有成 通讯员 刘朝普 韩强;缓刑未成年犯走上创业路[N];检察日报;2011年
7 游冰峰;苏州成立未成年犯保处基地[N];人民法院报;2009年
8 记者 曹秀娟;305名未成年犯获减刑假释[N];山西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 范松 刘宇飞;平舆县法院:三项举措预防未成年犯重新犯罪[N];驻马店日报;2009年
10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党委书记、所长 管荣赋;省未成年犯管教所 谋求高平台上新突破[N];江苏法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许永勤;未成年人供述行为的心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甘渭花;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昌盛;羁押期限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3 高逢;试论我国法官职业道德建设[D];安徽大学;2005年
4 王欣欣;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适用[D];山东大学;2005年
5 支华;刑事赔偿程序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6 孙永祥;中国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7 赵晓薇;民事法律援助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郭福渠;论行政不作为的法律控制[D];郑州大学;2006年
9 吴亚东;论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妍;我国监视居住的现状、原因及完善[D];南昌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05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05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