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利益因素对司法的影响及其治理

发布时间:2018-06-21 10:15

  本文选题:地方利益 + 部门利益 ; 参考:《理论探索》2015年03期


【摘要】:利益无涉是公正司法的基本要求。在司法实践中,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司法运作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形态,按司法逐利的主体划分,可分为受个人利益驱动的司法、受部门利益驱动的司法、受地方利益驱动的司法、混合利益驱动的司法;按司法逐利的原因划分,可分为权力腐败型、行政压力型、相互妥协型、指标考核型。造成利益因素影响司法的主要原因是司法运行过程中激励机制所产生的作用,其逆向激励胜出而呈现出负效应,从而造成激励机制的扭曲。要实现公正司法的目标,就必须坚持司法的利益无涉性,坚持司法化改革取向,努力做到考核机制科学化。
[Abstract]:No interest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fair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judicial operation with the aim of obtaining interests can be divided into different forms. According to the main body of judicial interest,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justice driven by personal interests and the justice driven by the interests of departments. The judicature driven by local interests and the judicature driven by mixed interest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power corruption type, administrative pressure type, mutual compromise type and index examination type. The main reason that causes the benefit factor to influence the judicature is the functi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the course of the judicial operation, and its adverse incentive wins and presents the negative effect, thus causing the distortion of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fair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we must insist on the independence of the interests of justice, adhere to the orientation of judicial reform, and strive to make the examination mechanism scientific.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分类号】:D9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扬;;法院、法官与司法改革[J];法学家;2003年01期

2 华怀良;郑洁;;揭开武汉中院腐败窝案“黑匣子”[J];民主与法制;2004年11期

3 张苏军;监狱“妥协执法”的危害性剖析[J];现代法学;2001年01期

4 余国利;金涛;;部门博弈与司法公正——以检察机关绩效考核为中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世杰;;论“监企合一”与我国监狱职能的实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2 谭世贵;梁三利;;构建自治型司法管理体制的思考——我国地方化司法管理的问题与出路[J];北方法学;2009年03期

3 喻泽芳;现代司法理念下的法官制度建构[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4 傅贤国;;农村纠纷解决——对一起水库案的实证考察[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朱羿锟,马慧凌;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J];财贸研究;2005年01期

6 公丕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司法改革[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李训虎;;“案结事了”的司法观与裁判事实的可接受性[J];证据科学;2009年06期

8 蔡虹,刘加良;论民事审限制度[J];法商研究;2004年04期

9 侯猛;;中国的司法模式:传统与改革[J];法商研究;2009年06期

10 李晓安;论司法裁判确定性是司法信任的一个重要方面[J];法学杂志;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魏俊哲;;审级关系行政化之批判[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任尔昕;;我国法官等级制度之反思——从高校教师职称制度中得到的启示[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印仕柏;民事诉讼中检察权配置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尹彦久;法院审级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庆盈;中国文化产业法制建设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胡志斌;法官素质养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冯一文;中国囚犯人权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卫华;行政参与主体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宋平;医患纠纷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任广浩;当代中国国家权力纵向配置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宋立军;超越高墙的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小平;论法官助理制度[D];湘潭大学;2010年

2 赵雪;法院机制的中国化过程——人民法院三个“五年改革纲要”比较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李杰;论法官司自由裁量权[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洋;司法权力寻租与司法腐败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蔡江;从法官服衍变看中国司法理念变迁[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胡晓霞;刑事审判管辖争议的解决方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许哲;我国基层法官遴选制度之完善[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淑慧;公益诉讼制度探析[D];新疆大学;2011年

9 杜维静;我国法官助理制度试行反思[D];湘潭大学;2011年

10 何震欣;当代中国法官思维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海燕;张光雄;;政策执行障碍中控制利益因素的制度探寻[J];学术探索;2007年05期

2 ;城市化不能“贵族化”[J];上海人大月刊;2011年03期

3 黄俊;;利益增长、利益平衡、超利益因素:社会和谐的三大维系力[J];求实;2008年06期

4 林元苍;政策终结的障碍及其对策[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勾晓峰;热情与冷淡:企业不同表情后的利益因素[N];经济参考报;2006年

2 熊丙奇;打工子弟幼儿园被拆迁,政府必须干涉[N];联合时报;2012年



本文编号:2048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048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3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