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轻微刑事案件贯彻“宽严相济”的路径选择
[Abstract]: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called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and severity in procuratorial work, and insisted on the principle of "comprehensively grasping, treating differently, strictly according to law,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results," in procuratorial work. Resolve disharmonious factors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realize the unity of social effect and legal effect. In the context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and severity in handling minor criminal cases in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save judicial resources and maintain rural stability.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左旗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审判[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2 李瑚钰;田晓康;;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公诉实践[J];法制与社会;2009年32期
3 计苏光;林新;王胜国;;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思考[J];公安研究;2009年08期
4 苏衍兵;;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5 郑允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实现路径研究[J];沈阳干部学刊;2009年03期
6 龚晓红;覃燕妮;;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思考[J];楚天主人;2009年08期
7 杜占华;郭娇玉;;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下不起诉裁量权的行使[J];消费导刊;2009年21期
8 彭涛;刘国峰;;落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完善侦查监督工作机制[J];大众科技;2009年02期
9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J];法学杂志;2009年05期
10 王倩;;论刑事和解在审查起诉阶段的适用[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维忠;;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适用存在问题的思考[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郭祖祥;鄢志祥;;从不捕、不诉案件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运用[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赵靖;;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傅文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陶建军;王力欣;范小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证分析——以公诉环节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胡国杰;;刑事审判怎么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9 孙江辉;;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的社区矫正工作探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霞 记者 王吟;小河区政协到区检察院调研[N];贵州政协报;2008年
2 记者 张渊;宽严相济 维护稳定[N];酒泉日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王和信 通讯员 陈勇;维护公平正义 铸就检察辉煌[N];喀什日报(汉);2008年
4 沙检宣;沙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宽严相济刑事政策[N];大连日报;2009年
5 连云港市新浦区检察院检察长 王墩海;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把握好三个方面[N];江苏法制报;2007年
6 王大志 记者 高大伟;加强信访维稳工作[N];吉林日报;2011年
7 李勇;公诉环节如何体现宽严相济[N];检察日报;2007年
8 王升会邋张已军;检察工作贯彻宽严相济政策的做法[N];检察日报;2007年
9 红旗区检察院检察长 张郁;在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N];新乡日报;2007年
10 靖宇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臧贻祥;浅谈在刑事检察工作中如何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N];北方法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运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文生;宽严相济视域下的刑事检察工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杨鹏;修复式正义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谢识;不起诉制度论[D];吉林大学;2009年
5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唐大宇;刑事司法多元发展的示范与契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姜涛;刑事程序分流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李玉华;刑事证明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郭明文;被告人认罪案件的处理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陈凤超;现代刑事司法正义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贯彻[D];暨南大学;2011年
2 张建勇;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事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孔维俊;试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年
4 刘力萍;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D];山东大学;2008年
5 范芸;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践要求与制度创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云波;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
7 徐凤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的实践与反思[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夏冰;修复性司法与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9 顾雪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刑检工作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符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角下劳动教养制度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504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150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