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我国检察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完善建议

发布时间:2018-11-28 16:55
【摘要】: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融合、文明的碰撞与交辉。检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我国,检察文化是检察机关及全体检察人员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和管理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准则、制度规范以及相关的物质表现的总和,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检察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维护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在全社会致力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大背景下,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日益突出,加强检察文化建设,是检察机关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战略目标实现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提升检察机关形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在检察文化建设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进一步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的深入研究与广泛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制度设计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检察文化在法治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和发展起来,是社会主义中国确立现代检察制度后才真正开始的,至今还属于系统开发和全面培育阶段,在推进检察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如对检察文化的理论研究不足、对检察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检察文化的精神内涵被忽视、检察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检察文化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检察文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等。如此多问题的原因也是十分复杂的,既有检察文化建设还处于萌芽期,各项建设工作经验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等时间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人们对文化传统片面的理解、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传统观念和现实环境等方面的原因。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本文从我国检察文化建设的现状出发,从文化学和法理学的角度,开篇对文化、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梳理,从林林总总的文化定义中抽象出广义的文化观、中义的文化观和狭义的文化观,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从广义的文化观角度对法律文化进行界定,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检察文化的内涵外延、结构特征、价值功能等基本问题,为检察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文章的第二部分对我国检察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进行概括性总结,展示我国开展检察文化建设以来取得的显著成绩,深入分析我国检察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文章的第三部分在分析了存在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检察文化建设的思路及目标,积极探讨检察文化建设的构建路径:一是提炼检察文化理念,构建检察人员共同价值体系;二是深化检察文化理论研究,为检察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检察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四是创新文化载体和机制,为检察文化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五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树立检察文化建设的典型;六是持续推进,形成检察文化建设长效机制,实现检察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形成检察人员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苏林;;检察文化的界定、结构与功能[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徐汉明;;检察文化建设:理念更新与实践创新[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3 王宁;;检察文化的法理阐释[J];法制与社会;2008年03期

4 梁锦昌;王晓洪;;浅议检察文化[J];法制与社会;2009年21期

5 胡家耀;;浅议基层检察院之检察文化建设[J];传承;2011年19期

6 汪鸿兴;;检察制度起源再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李文国;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J];检察实践;2003年06期

8 何留根;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J];山东交通科技;2002年03期

9 陈武;简论检察文化建设[J];人民检察;2003年04期

10 吴丹红;欧盟检察制度发展趋势及其启示[J];人民检察;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智辉;[N];检察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连峻峰;我国检察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伦双;我国西部地区检察文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35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635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9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