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探究——以检察机关刑事司法实务为着力点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he criminal policy and the continuous enrichment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China's criminal policy has experienced the power evolu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gradually changed from the severe punishment to the slow down. The content of specific criminal policy is changing with the need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riminal judicial practice. The current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with severit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its content covers the spirit of ruling the country by law.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Party has given it a new historical mission. Further comb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 of law and criminal policy in the process of rule of law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in the reform. As the subject of legal supervision, procuratorial organs should perform their procuratorial functions conscientiously.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work, we should fully implement the criminal policy of combining leniency and severity, and ensure leniency, strictness and moderation, so as to safeguard social fairness and justice.
【作者单位】: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检察院;
【分类号】:D925.2;D92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储槐植;刑事政策:犯罪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和司法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2 陆诗忠;;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基本问题研究——对相关传统话语的批判性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龙开祥;;“严打”刑事政策的法理分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姜敏;;刑法修改:从多变性转向稳定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5 郝同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几个本体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6 王宏宇;;和谐社会建构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邓华;刘颖;;析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之动态平衡[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陈兴良;周光权;;超越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忠诚理论——对刑法正当根据的追问[J];北大法律评论;1998年01期
9 刘守芬,汪明亮;试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概念与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姜涛;;追寻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对《刑法修正案(七)》的刑事政策分析[J];北方法学;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培;王波;白文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适用机制研究[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文生;周庆峰;;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视角下刍议宽严相济刑事政策[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杨平;罗浩海;;相对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张应山;杨丽娜;;我国检察权能配置浅析[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撖莉;;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赵保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现实定位及实现路径分析[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梁敏;;对刑事政策下“严打”之定位[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8 赵刚;;法律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化控辩模式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徐向群;傅跃建;;入世后中国社会犯罪态势的变化及刑事政策的调整[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10 梅传强;;论恐怖犯罪行为的根源——文明及文化冲突论解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陈凤超;现代刑事司法正义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维;寻衅滋事罪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7 刘晓宏;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权力、程序、文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董淑君;刑罚的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媛媛;老年人刑事责任轻缓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刚;从狱霸现象看我国看守所管理改革[D];湘潭大学;2010年
6 余胜;认罪从宽制度刍议[D];湘潭大学;2009年
7 刘煜;民愤在量刑中的定位[D];湘潭大学;2010年
8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9 刘强;串通投标罪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程望;经济型白领犯罪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毅;;试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检察权的行使[J];法制与社会;2008年06期
2 邹国祥;;论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J];法学杂志;2009年11期
3 张枝然;;在检察工作中如何把握宽严相济刑事政策[J];商品与质量;2010年S8期
4 杨兴义;;浅谈宽严相济政策与构建和谐社会[J];法学与实践;2008年01期
5 陈宗琼;;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检察监督[J];消费导刊;2008年05期
6 陈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审判[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7 吴U,
本文编号:2363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63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