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司法裁决中的“顺推法”与“逆推法”

发布时间:2018-12-06 18:37
【摘要】:两则案情相似的案例展现出风格迥异的审判思路,法条主义的审判采取一种先解释后演绎的"顺推"模式,而后果主义的审判则采取先对后果进行预测再评价的"逆推"模式。法条主义的审判以存在唯一的法律解释结论和价值共识为前提,在疑难案件的裁决中,这种裁判思维遭遇法律解释的难题和价值衡量的困境;后果主义作为一种结果导向的法律思维,区别于现实主义的价值司法和目的论的法律论证,须经受可预测性、可行性和可欲性的批判性检验才能成立。要实现司法裁判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不能将两种裁判思维绝对对立,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
[Abstract]:Two cases of similar cases show different styles of judgment. The trial of legalism adopts a mode of "push-down" which is interpreted first and then deduces, while the trial of consequence takes the mode of "pushing back" to predict the consequences first and then to evaluate them. The judgment of the doctrine of law is based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only conclusion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consensus of value. In the adjudication of difficult cases, this kind of judgment thinking encounters the difficult problem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and the dilemma of value measurement. As a kind of result-oriented legal thinking, the consequence doctrine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alistic value judicature and the Skopos' legal argumentation. It can only be established by the critical test of predictability, feasibility and desi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unification of the legal effect and social effect of judicial judgment, the two kinds of judgment thinking should not be absolutely opposed, but the two should be combine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指导性案例的创制技术与适用方法研究”(12YJC820096)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汤啸天;经营者场所安全责任的合理边界[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邢丽华;乔学慧;;我主审的首例人质状告银行案[J];法律与生活;2010年18期

3 刘飞;;宪法解释的规则综合模式与结果取向——以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为中心的宪法解释方法考察[J];中国法学;2011年02期

4 陈金钊;;法律人思维中的规范隐退[J];中国法学;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侯思贤;;看法律如何不能自为而自足——读刘燕著《会计法》有感[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申惠文;;驳民法宪法新同位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张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认:要件解析与类型定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吴沈括;;论博客刑事责任之归致——以刑法解释为进路[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6 黄忠;;现代合同拘束力正当化理论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周娉;可持续发展观下的环境法理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王春业;郭剑峰;;普通公民应享有对法律文件解释的启动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郑德新;“法的起源”不等于“法意识的起源”——兼论关于“法的起源”争论的误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业进;莫志宏;;从集中控制到框架条件管理——城市规划的演化理论视角[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温辉;;我国检察机关性质分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钱翠华;;知识产权民事审判权滥用的公平矫正——公正视野下法官品德对专利民事审判权的影响[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5 廖建求;姜孝贤;;法经济学语境下的环境侵权归责原则重构[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7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高国希;;论个人品德[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石先钰;;加强法官道德建设是法官职业化的必然要求[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杨立新;王轶;王竹;王天凡;赵可;;中国民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徐子良;经济法司法实施之应用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霞;青少年网络生态文明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赵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对外转让程序限制二题[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王爱军;行政行为的目的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曹雅晶;带有施惠意图的买卖与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兰;小议社会变迁下转型中国的法院司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慧娜;司法的“地方化”与“中央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大元,张翔;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2 郑贤君;;宪法解释是政治法律化的基本途径——兼议司法释宪的形式化特征[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3 陈金钊;;“能动司法”及法治论者的焦虑[J];清华法学;2011年03期

4 金福海;论服务责任的性质和归责原则[J];法学论坛;2001年05期

5 陈金钊;;把法律作为修辞——认真对待法律话语[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苏力;面对中国的法学[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

7 智敏;女工82次省城上访 三级检察机关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支持女工打官司讨公道[J];检察风云;2003年07期

8 范进学;;对话商谈与方法多元——论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9 陈金钊;;难以践行的誓言——关于法官法治信念的考察报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Z1期

10 陈端洪;;论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与高级法[J];中外法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磊;;法律论证的问题与立场——从《法律论证原理》一书切入[J];政法论坛;2007年02期

2 贾敬华;;法律论证的效能:排除专断而非达成共识[J];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06期

3 黄金华;;法律论证的层次论探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宾凯;;社会系统论对法律论证的二阶观察[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5 张美玲;;法律论证评价所体现的批判性精神[J];晋中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王晓;;论法律论证的立场:宽容的司法克制主义[J];法学论坛;2013年02期

7 汤晓江;;法律论证思维与司法中的法律论证运行机制研究[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年03期

8 徐梦醒;;法律论证与裁判智慧[J];政法论丛;2013年04期

9 梁庆寅;魏斌;;法律论证适用的人工智能模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10 雷磊;;文化与法律论证[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晓彬;;浅谈法律论证[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2 潘文爵;;法律为什么要论证——试论法律论证的可能[A];第十六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成就·反思·前瞻——中国法律逻辑三十年)[C];2008年

3 Douglas N.Walton;唐凌云;;非形式逻辑方法和法律论证[A];第一届全国非形式逻辑与法律逻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熊明辉;;法律论证及其评价[A];逻辑与认知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郭志强;;论法律论证(摘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胡建萍;;疑难案件中的法律论证[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继成;;法律论证的四个基本前提[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熊明辉;;从法律论证到诉讼论证——谈谈法律论证逻辑研究对象的转变[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晓;王s,

本文编号:23664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664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5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