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能动司法的价值分析和实践进路探讨

发布时间:2018-12-08 17:29
【摘要】:当前,我国进入了能动司法发展的关键时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提出,各级人民法院必须充分发挥能动司法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这一讲话推动了我国法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对能动司法的研究,大有如火如茶之势。 能动司法是肇始于美国的一种司法理念或者说是司法哲学,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司法能动主义的历史,现在国内外学术界对司法能动主义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硕,但是对于何谓能动司法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出现百家争鸣各说各话的局面。 笔者认为,在我国,能动司法是司法机关的一种司法理念或司法哲学,它要求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秉承一定的法律价值,综合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各种因素,灵活地创造性地适用法律,化解社会纠纷,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的变革与发展。由于我国的司法环境和宪政体制与西方国家有很大不同,故而我国的能动司法和西方的司法能动主义在适用主体、适用范围、适用方式上、基本特征上和历史背景上都有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语境和现实基础,法律的局限性、司法权属性的外在表现、社会现实以及司法改革等因素都需要和呼吁能动司法。在我国,能动司法得以存在并且生命力旺盛的原因之一便是因为其体现并维护着诸如正义、效率、秩序、人权等价值,并且具有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司法权威的塑造、积累立法和司法改革的经验和缓解社会矛盾的功效。尽管如此,国内外对于能动司法是优是劣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为此,在我国必须谨慎适度能动司法,严守边界,理性实践。 正如波斯纳把实用主义作为理解美国司法进路的一把钥匙一样,能动司法也是正确认识和理解我国司法乃至法治的一个重要视角,因为能动司法关涉到司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正如沃尔夫所认为的:“可以把对司法机关现代角色的讨论归结为一个赞成或反对‘现代司法权’或者司法能动主义的问题。”如果能理性分析能动司法的相关问题,对我国司法及法治的认识必定大有裨益。因此,能动司法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解开人们在司法及法治问题上的困惑,这一点,对于我国法治的走向与进程而言,无疑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Abstract]: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key period of active judicial development. Wang Shengjun, president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pointed out that people's courts at all levels must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active justice and provide strong judicial protection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speech promoted the study of active judicature in the field of law and practice of our country. Active justice is a kind of judicial idea or judicial philosophy that originated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judicial activism in the West.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t a unified definition of what active justice is, and there is a situation in which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with each oth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in our country, active justice is a kind of judicial idea or judicial philosophy of the judicial organ, which requires the judicial organ to uphold certain legal value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and to consider all kinds of soci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comprehensively. Apply the law flexibly and creatively, resolve social disputes, and promot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olitics, law, culture and so on. Because the judicial environment and constitution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the active judicatur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judicial activism in the west are different in the subject, the scope, the way of application,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It has its own unique context and realistic foundation, the limitation of law, the external expression of judicial power attribute, social reality and judicial reform and so on. In our country, one of the reasons why active justice exists and is vigorous is that it embodies and maintains the values such as justice, efficiency, order, human rights, and has the unity of legal effect and social effect. The creation of judicial authority, the accumulation of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reform experience and 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contradictions. In spite of thi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debate on whether active justice is good or bad has never stopped. Therefore, in our country, we must be cautious and moderate active justice, strictly observe the boundary, rational practice. Just as Posner regards pragmatism a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path of American justice, active justice is also an important angle of view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understand our country's justice and even the rule of law, because it involves a series of basic issues of justice. As Wolff puts it: "the discussion of the modern role of the judiciary can be reduced to a question of favour or opposition to 'modern jurisdiction' or judicial activism." If we can rationally analyze the related problems of active judicature, it will be of great benefi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judicature and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active judicature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confusion of people in the judicial and legal issues, which is undoubtedly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trend and process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丽颖;王清源;;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的价值分析[J];价值工程;2011年23期

2 付珍;;商业秘密保护的法经济学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6期

3 赵亚杰;;公益诉讼制度解决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的价值分析[J];行政与法;2011年06期

4 陈忠博;吴晨璐;张吕;;审查逮捕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价值分析——从检察机关适用刑事和解的现状出发[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5 谢风华;;微博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的价值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4期

6 李相利;张振亭;;人民调解制度的价值分析[J];中国市场;2011年27期

7 冉念;罗亮亮;;网络舆论监督的价值分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6期

8 霍思;叶青;;我国判例法制度构建的法理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9 杨晓萍;;法律视野下“人肉搜索”的价值冲突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肖健平;贺志明;;和谐社会视野下对传统法中民本精神的价值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美春;;常规及CR胸片和吞钡检查对膈疝的诊断价值分析[A];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5年

2 孙启霞;;“最合适区域法”的改进“动态不对称法”[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3 卢小良;柯兴彬;;中国肉牛业的价值互动与需求创新[A];全国高校价值工程研究会2001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1届MBA优秀论文专辑[C];2001年

4 徐彬;胡江华;;产品创新设计的市场化因素[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5 陈传佳;朱国强;;熔融纺丝设备检修方案的价值分析应用[A];2004涤纶产业链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盖娜;纪建悦;吉晓莉;;基于智力资本的创业投资企业的价值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CJ220中西文终端的价值分析[A];中国价值工程辉煌成就20年(1978—1998)[C];1998年

8 ;用技术经济分析与价值分析理论指导设备的大修,精化改造与更新(英文)[A];2002年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谭跃雄;林强;;企业制造系统的柔性价值及其应用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董石桃;;公务员诚信的基本范畴及价值之维[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贺延芳;专利价值分析体系研讨会召开[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2 刘树坤;2005年农业上市公司价值分析[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3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王进;“宗教生活质量”:一种宗教研究的新进路[N];中国民族报;2011年

4 韩震;关于消费的价值分析[N];光明日报;2003年

5 中软公司;Linux价值分析[N];网络世界;2001年

6 ;2005年物流上市公司价值分析[N];国际商报;2005年

7 华夏基金管理公司;投资上证50指数的价值分析[N];中国保险报;2004年

8 记者 屠海燕;倡导价值分析和理性投资[N];证券日报;2003年

9 开元;价值分析在中国股市运用的思考[N];中国企业报;2000年

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王文清;FemtoCell商业价值分析[N];人民邮电;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谭笑;科学史研究中修辞学进路的编史学考察[D];清华大学;2009年

2 贾文峥;大型铁路客运站的进路分配问题及缓冲时间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吴群琪;交通运输系统价值分析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4 张闯;我国农民社会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洪连;公共政策的伦理维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曾坚;信赖保护原则研究:以法律文化和制度构建为视角[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胡健;面向企业关系价值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8 胡健;面向企业关系价值分析的数据挖掘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能动司法的价值分析和实践进路探讨[D];山西大学;2012年

2 田鹏;年产2000吨氧化锆项目价值分析[D];清华大学;2004年

3 周利娜;行政人的行政法律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张莹;协商性司法初探[D];四川大学;2007年

5 赵英;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价值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6 孙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郑本兵;辩诉交易制度的发展及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小明;开放式基金价值分析及其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王秀芬;哲学的总体性关怀[D];黑龙江大学;2005年

10 张岩;系统集成业的营销管理[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68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68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