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法律援助相关问题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5;D92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秀美;郭婕;;法律援助的国际视野[J];中国司法;2009年09期
2 郭婕;;各国和地区法律援助咨询比较研究[J];中国司法;2010年03期
3 许冷;;北京市法律援助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司法;2008年11期
4 高贞;;法律援助:我们应当为之奋斗的事业[J];中国司法;2010年08期
5 朱宇;;公民获得法律援助需要哪些条件[J];农村新技术;2010年01期
6 朱宇;;如何获得法律援助[J];农村科学实验;2010年05期
7 李才法;徐永伟;;试点示范在常州[J];法学天地;1998年08期
8 ;信息广角[J];中国司法;2007年03期
9 赵宏伟;;法律援助法: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完善路向[J];中国司法;2010年03期
10 申玉恩;;关于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司法;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帆;;我国应确立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燕;;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司法制度——如何实现公正与和谐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3 陈仕菊;;浅议刑事诉讼中的无罪推定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吴卫军;王婕;;刑事诉讼中法官的救助义务——以被害人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伍光红;;刑事证明责任主体论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6 江洪;蓝玉琼;车延风;;刑事诉讼中证人及鉴定人出庭作证问题[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赵刚;;法律全球化语境下的现代化控辩模式研究[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萧伯符;刘蜜;;也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中立性[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9 郭胜华;裴法让;;浅谈刑事诉讼中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10 任联寿;;多媒体示证系统在检察刑事诉讼中的运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萍 陆中华;刑事诉讼证人出证率为何这么低[N];江苏经济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杨博;高盛投资评级遭下调[N];中国证券报;2010年
3 记者 王新友 通讯员 王潇潇;北京:检法联合发文规范诉审关系[N];检察日报;2010年
4 浙江省建德市人民法院 方雪莲;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刑事诉讼应有之义[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熊秋红;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回顾与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陆建忠;刑事诉讼证据规则应进一步完善[N];法制日报;2006年
7 顾建康;刑事诉讼应建立管辖权异议制度[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吴宏耀;现代刑事诉讼的基石与灵魂[N];人民法院报;2005年
9 记者 马珉璐;省人大常委会内司委调研组到我市就执法情况进行调研[N];廊坊日报;2007年
10 戴谦 王海声;我市刑事诉讼实行“每案监督”[N];青岛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魏健;刑事诉讼之宪政视角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杨立新;刑事诉讼平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王戬;规范与当为:宪法与刑事诉讼的良性互动[D];四川大学;2003年
5 毛建平;起诉裁量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7 秦宗文;自由心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尹茂国;冲突与平衡:被追诉人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秀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屈新;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双珍;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刘时长;论我国刑事法律援助[D];湘潭大学;2006年
3 万小刚;指定辩护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4 李云燕;论我国刑事诉讼专家意见证据制度[D];四川大学;2004年
5 刘顺林;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6 李磊;对我国刑事证据开示制度的完善与运作的思考[D];安徽大学;2005年
7 卢敏;辩诉交易制度的法理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4年
8 王建;法医学鉴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孙明洁;刑事诉讼中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设计论[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陈小孟;我国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07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20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