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中国法官的司法为民价值观解读

发布时间:2019-11-05 12:13
【摘要】:正2010年3月,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提出了新形势下人民法官应树立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同年8月5日,最高法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付子堂;转型时期中国的法律与社会论纲[J];现代法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红军,何建军;论高师历史本科课程体系的改革[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丁俊武,周志俊;教练员威信的维护与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3 李f,朱淑明;运动负荷的深层次分析与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4 张丽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王丽萍;人格与政治:政治心理学领域核心关系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王丽萍;;政治心理学中的态度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周安平;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原则与目标模式[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8 沈芸;浅析投稿动机与优化控制[J];编辑学报;2002年03期

9 袁艳;对时尚杂志批判的批判[J];编辑之友;2004年06期

10 张建田;关于我国军事司法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宝珍;;浅析叛逆期青少年对电视的逆反心理[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段永刚;大众传播媒介资源配置刍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秦启文;企业理念的理性反思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戚业国;民间高等教育投资的跨学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张树平;建筑火灾中人的行为反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9 邱扶东;心理学范式的旅游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静;青少年人格教育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宏涛;论网络时代的教师角色[D];河南大学;2001年

4 蒙健(方方土);论社会行为的自我管理[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胡吉红;当前我国农村的贫困与文化扶贫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周淑瑾;於梨华文学作品与海外华人的再社会化[D];福州大学;2002年

7 杨志亭;体育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9 刘亚伟;团体动力学在田径技术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10 马恒平;网络行为的心理伦理分析[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松有;渐进与过渡: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冷思考[J];现代法学;2000年04期

2 高新华;;试论现代司法权的功能体系[J];学习与探索;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之如;;岂容“讼托”法官共牟利[J];财政监督;2011年15期

2 ;清晨或午后,法官最仁慈[J];大科技(科学之谜);2011年06期

3 周多;;合格的法官——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J];中国律师;2010年08期

4 姜宇;;法官的位置[J];江淮法治;2011年12期

5 黄成学;;象棋的启示[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6 张明良;;映日荷花别样红 记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法官乔蓓华[J];检察风云;2011年13期

7 欧燕云;;一名女法官的心路[J];记者观察(下半月);2011年07期

8 张琦;;“法官判后寄语”当免[J];人民司法;2011年05期

9 张鹏;;法官的调解能力及增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10 徐俊琪;;浅谈心理疏导法在法院民事调解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戴景月;伤害法官案件背后的冷思考[N];法制日报;2005年

2 江浩哲;法官籍贯回避制度:是耶?非耶?[N];法制日报;2005年

3 吴学安;“法官后语”的是与非[N];经济参考报;2005年

4 孙光 作者系徐州市鼓楼区法院院长;保持先进性是每一位法官的责任[N];江苏法制报;2005年

5 徐育 庄亦正 赵正辉;法官缘何成了“高危人群”[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南方;假如法官丧失良知[N];宁夏日报;2005年

7 徐 捷;法官的称呼[N];人民法院报;2005年

8 黄春翔 林孟 金志敏;法官断案快兮快[N];温州日报;2005年

9 杨涛;贩枪的法官为何没早辞退[N];西部法制报;2005年

10 陈卫平;让法官远离“六条高压线”[N];湘潭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绍奇;论法官的职业伦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陈海光;中国法官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亓荣霞;法官职业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胡玉鸿;马克思主义司法公正学说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5 杨宗仁;论法官独立[D];吉林大学;2004年

6 黄文;刑事诉审关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程丽庄;俄罗斯联邦司法权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张晓峰;法官权力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岩峰;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从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裁判实务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张晓波;法官在诉讼调解中的角色定位[D];苏州大学;2007年

3 刘珂;论民事诉讼中法言释明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罗宁;刑事诉讼中法官角色的定位[D];四川大学;2007年

5 单永英;简析我国法官职业化[D];安徽大学;2003年

6 徐剑虹;我国民事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构思[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7 张志文;论司法立场的法律发现[D];山东大学;2006年

8 孙伟;司法改革中的法官民事自由裁量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9 孙云康;论法官庭外调查证据制度[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10 唐志容;法官如何判决[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561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561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7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