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人民陪审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9-11-18 10:44
【摘要】:学界通说认为,陪审制度(jury system)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吸收非职业法官或者非职业审判员为陪审法官或者陪审员参加刑、民事案件审判的诉讼制度。陪审制是近现代普通公民参与国家司法活动的典型方式,是司法民主的体现,也是当代中国司法改革的重要内容。进入二十世纪后,虽然经济社会环境有了较大变化,但是陪审制因蕴含着司法民主理念,具有促进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促进司法公开、强化司法监督、防止司法腐败等制度价值,各国才一直不遗余力地对其进行改革和完善。 作为一项“舶来品”,陪审制在我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经过几十年的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制度已初见成效。但是,考察人民陪审制在我国实践中的运行效果,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司法民主理念,也未完全实现其本应承载的制度价值。因此,研究人民陪审制失效原因并提出改革与完善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本文首先阐述陪审制度的历史与价值,分析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现状,探讨了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就建立中国特色陪审制度提出了具体建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 引言:概述人民陪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以及本文的写作目的及价值。 第一部分:陪审制度的历史与价值。本部分首先界定陪审制的内涵与外延,其次介绍国外及国内陪审制的发展历史,最后阐述陪审制所承载的价值:司法民主、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促进司法公开、强化司法监督、防止司法腐败。 第二部分: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现状。本部分首先分析我国当前人民陪审制度存在问题,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然后,以《武侯陪审》为分析蓝本,以实践中发掘出的现实问题对前述现状与成因进行验证与详细展现。 第三部分:建立中国特色陪审制度。本部分综述了目前我国各地法院针对人民陪审制失效而积极筹划的创新与探索,进而指出应当针对我国人民陪审制的困境缘由,借鉴国外成熟的参审制运作经验,在人民陪审员的选任、人民陪审制适用的范围、陪审员参与审判的程序设置、人民陪审员的履职保障等方面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陪审制度。 结语:重申陪审制的重要价值,指出我国陪审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司法民主为价值目标,借鉴移植西方陪审制度,化解当前体制缺陷,整体框架上则可考虑充分借鉴国外参审制的成功经验,最终形成以参审制为基础、以陪审团的有限适用为补充的二元陪审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昌道,董茂云;陪审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吴丹红;;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3 赵宇红;;陪审团审判在美国和香港的运作[J];法学家;1998年06期

4 何家弘;;中国陪审制度的改革方向——以世界陪审制度的历史发展为借鉴[J];法学家;2006年01期

5 林劲松;我国合议庭评议制度反思[J];法学;2005年10期

6 李超玲,钟洪;人民陪审制度的价值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魏敏;“陪审”宜缓行:陪审制度发展方向之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8 黎蜀宁;我国人民陪审制度评析及其重塑方案[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9 刘艺工,李拥军;关于人民陪审制度难以执行根源的探讨[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0 曹吴清;;从两大法系陪审命运看我国陪审[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李肖霖;[N];法制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光东;陪审团的历史与价值[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2 曹永军;陪审制度变革的历史成因[D];吉林大学;2007年

3 施鹏鹏;陪审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4 任蓉;陪审团审判机理与实效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尚军;论陪审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625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625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3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