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判决与民意冲突的消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景汉朝;传媒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冲突与契合[J];现代法学;2002年01期
2 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潇潇;;论隐私权制度的本土化建构[J];时代法学;2005年06期
2 胡云乔;洛克和卢梭的契约政府理论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4 孔垂谦,文辅相;西方现代大学学术自治的制度环境基础:一种政治社会学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5 梁迎修;传媒监督司法的利与弊[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6 施维树;甘再清;;网络交往自由时间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孙彩红;我国政务公开的实现途径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郑又成;《利维坦》的国家理念[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孙昌军,徐绫泽;论小康社会私有财产的刑法保护[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陈冬华;地方政府、公司治理与补贴收入——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03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人博;中国近代宪政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陈章乐;社会主义法治化初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钟爱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权力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吴丹梅;法治的文化解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10 文静;金融机构“非银行化”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思薇;媒体侵害名誉权证明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2 柯玉蓉;论新闻监督与审判独立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符颖;中外司法机关设置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之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刘燕;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5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6 张院成;论主权与人权关系[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沈强;略论媒体对司法的监督[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何鹏翔;卢梭社会契约论的逻辑构架和历史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焦冶;官商勾结与腐败[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春艳;论司法独立的实现[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2 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3 徐迅;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现状评析[J];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4 邢涛,叶景楼,路世昌;自动控制技术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丽;;也谈“媒体审判”——论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朱文雁;;司法视角下的民意审视[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3 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翁钢粮;邓兴广;;司法审判与网络舆情的和谐互动之道[J];法治研究;2011年07期
4 郭道晖;;“民意”“上意”与“法意”[J];民主与法制;2011年16期
5 胡琴;;法治视野下的民意与司法浅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06期
6 杨卫宏;;司法判决与民意冲突原因探析[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王文昌;;司法,请站稳脚跟![J];民主与法制;2011年16期
8 王露;;中国纸媒与司法关系现状评析[J];中国报业;2011年14期
9 王甜;;从舆论关注案件看司法与民意的关系[J];山东人大工作;2011年07期
10 赵晓耕;沈玮玮;;司法该如何应对民意?[J];民主与法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潘永平;;论“先刑后民”原则[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2 许兰亭;;在当前形势下如何适用“先刑后民”原则[A];第四届中国律师论坛百篇优秀论文集[C];2004年
3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4 周维平;马明亮;;论“办案说明”在刑事审判中的运用——以刑事判决书为样本的考察[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X;;完善刑罚执行监督机制的对策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路丹;;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应当界定的几个问题[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琦;郭振忠;;作为法律行为的判决——判决的法理学分析之一[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夏煜琳;;民事案件执行难的原因及对策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9 于文卿;;浅议对监狱提请假释的检察监督[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刘s,
本文编号:2577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577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