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对我国司法裁判的影响 ——以李昌奎案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20 21:37
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一般认为,国家制定的法律本质上就是民意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集中体现,裁判者依照法律解决争议的过程就是在执行民意的立法设定。所以,从应然状态上来说,民意与司法裁判应该是统一的。然而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看到司法与民意的紧张关系已经凸显,民意已然成为影响案件公正裁判的重要因素。民意是客观存在的,它作为社会监督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在一定意义上推动了法院公正裁判的实现。也只有理性看待民意,正视其存在的价值和对我国司法裁判的积极作用,才能使得法院裁判获得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可,有助于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同时民意与司法裁判在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价值目标取向的一致性,就决定了司法裁判与民意彼此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司法无法排除民意的影响,但基于司法公平、公正化解纠纷的最终目的,其本身固有的独立和中立的特性,又使得司法不能完全以非理性民意的评价作为指引。本文旨在剖析民意消极影响司法裁判原因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和价值分析等研究方法,寻求我国民意与司法裁判的良性互动路径,并最终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第一部分,介绍我国民意对我国司法裁判影响的现状。通过对李昌奎案...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民意影响我国司法裁判的现状
(一) 案情简介
(二) 问题的提出
二、现代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利弊分析
(一) 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过程
(二) 民意对司法裁判的积极影响
1、弥补法律规范和法官职业化存在的漏洞
2、有效监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3、增强司法认可度,树立司法权威
4、制约权力因素对司法的干涉,推动司法独立
(三) 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消极体现
1、民意可能妨碍司法独立
2、民意可能损害司法公正
3、民意可能冲击司法权威
(四) 民意消极影响司法裁判的原因
1、历史因素
2、立法因素
3、主体认知因素
4、司法制度因素
三、协调民意与司法裁判关系的域外经验及借鉴
(一) 当代国家协调民意与司法裁判关系的措施
1、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法庭之友制度
2、德国的混合法庭制度
(二) 当代国家协调民意与司法裁判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1、坚持立法最大程度得反映民意,减少司法压力
2、司法要与民意、权力保持距离
3、司法要理性看待民意,要引导民意
四、建构民意与司法裁判的良性关系
(一) 通过立法吸纳民意,健全民意诉求表达机制
(二) 坚持司法独立,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三) 规范舆论监督体制,建构民意疏通协调机制
(四) 完善适合国情的人民陪审制度,畅通民意与司法的沟通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碰撞与契合——司法裁判过程中的民意考量[J]. 王越江. 山东审判. 2011(04)
[2]简论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J]. 黄滨滨. 法制与社会. 2011(08)
[3]民意与司法裁判的契合[J]. 夏智勇,王喜燕. 福建法学. 2010(02)
[4]刑事诉讼中的民意渗透与司法应对[J]. 赵绘宇,蔡永彤. 法律适用. 2009(11)
[5]博弈与和谐:穿行于法意与民意之间的司法[J]. 陈树森. 法律适用. 2009(09)
[6]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J]. 傅贤国.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7]论和谐社会的司法公正[J]. 王建国. 中州大学学报. 2007(02)
[8]和谐社会中的裁判合理性——以实现途径为视角[J]. 朱加赛. 法律适用. 2007(04)
[9]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J]. 徐显明. 法学家. 2006(05)
[10]现代司法理念下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从民主和司法的视角[J]. 赵学云,刘晓军. 东北师大学报. 2006(03)
硕士论文
[1]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 霍妍.山东大学 2011
[2]网络民意表达与司法独立关系之研究[D]. 步平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现代法治视野下的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 李振雨.中南民族大学 2010
[4]论民意对我国司法的影响[D]. 赵福涛.山东大学 2010
[5]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 李文俊.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1711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民意影响我国司法裁判的现状
(一) 案情简介
(二) 问题的提出
二、现代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利弊分析
(一) 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过程
(二) 民意对司法裁判的积极影响
1、弥补法律规范和法官职业化存在的漏洞
2、有效监督司法,提升司法公信力
3、增强司法认可度,树立司法权威
4、制约权力因素对司法的干涉,推动司法独立
(三) 民意影响司法裁判的消极体现
1、民意可能妨碍司法独立
2、民意可能损害司法公正
3、民意可能冲击司法权威
(四) 民意消极影响司法裁判的原因
1、历史因素
2、立法因素
3、主体认知因素
4、司法制度因素
三、协调民意与司法裁判关系的域外经验及借鉴
(一) 当代国家协调民意与司法裁判关系的措施
1、美国的陪审团制度、法庭之友制度
2、德国的混合法庭制度
(二) 当代国家协调民意与司法裁判互动关系对我国的启示
1、坚持立法最大程度得反映民意,减少司法压力
2、司法要与民意、权力保持距离
3、司法要理性看待民意,要引导民意
四、建构民意与司法裁判的良性关系
(一) 通过立法吸纳民意,健全民意诉求表达机制
(二) 坚持司法独立,培养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三) 规范舆论监督体制,建构民意疏通协调机制
(四) 完善适合国情的人民陪审制度,畅通民意与司法的沟通渠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硏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碰撞与契合——司法裁判过程中的民意考量[J]. 王越江. 山东审判. 2011(04)
[2]简论现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J]. 黄滨滨. 法制与社会. 2011(08)
[3]民意与司法裁判的契合[J]. 夏智勇,王喜燕. 福建法学. 2010(02)
[4]刑事诉讼中的民意渗透与司法应对[J]. 赵绘宇,蔡永彤. 法律适用. 2009(11)
[5]博弈与和谐:穿行于法意与民意之间的司法[J]. 陈树森. 法律适用. 2009(09)
[6]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J]. 傅贤国.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7]论和谐社会的司法公正[J]. 王建国. 中州大学学报. 2007(02)
[8]和谐社会中的裁判合理性——以实现途径为视角[J]. 朱加赛. 法律适用. 2007(04)
[9]公平正义: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J]. 徐显明. 法学家. 2006(05)
[10]现代司法理念下的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从民主和司法的视角[J]. 赵学云,刘晓军. 东北师大学报. 2006(03)
硕士论文
[1]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 霍妍.山东大学 2011
[2]网络民意表达与司法独立关系之研究[D]. 步平平.南京师范大学 2011
[3]现代法治视野下的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 李振雨.中南民族大学 2010
[4]论民意对我国司法的影响[D]. 赵福涛.山东大学 2010
[5]民意与司法关系研究[D]. 李文俊.上海交通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91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91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