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法官释明权的构建

发布时间:2021-03-21 15:09
  随着社会的发展,司法实务变得愈加复杂,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也逐渐趋于融合,相互借鉴。协同主义就是吸收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优势而形成的一种独立的诉讼模式。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相对于其他两种诉讼模式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司法能动性的需求,审判结果能够兼具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同时提高诉讼效率。协同主义的诉讼模式为与释明权制度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构建释明权制度,让当事人和法官之间既相互合作,又相互限制,在两者的相互作用下推动诉讼进程,实现司法公正,避免突袭审判,同时也让裁判结果更易被公众接受。本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介绍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是一种独立的诉讼模式;第二部分分别介绍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和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表现形式,突出传统诉讼模式的弊端,再通过介绍域外释明权的现状,说明传统诉讼模式下建立释明权的局限性;第三部分具体介绍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和突出优势,阐明在协同主义下构建释明权的必要性;第四部分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我国释明权制度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具体讲述如何构建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的法官释明权权制度。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传统诉讼模式下的释明权
    2.1 传统诉讼模式类型
        2.1.1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2.1.2 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2.2 西方传统民事诉讼模式下的释明权
        2.2.1 德国
        2.2.2 日本
        2.2.3 英、美国家
第3章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的释明权
    3.1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
    3.2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的释明权性质
    3.3 协同主义诉讼模式下构建释明权的必要性
        3.3.1 诉讼对话与沟通的需要
        3.3.2 民事诉讼“公益性”的要求
第4章 我国法官释明权现状及问题
    4.1 立法上现状和问题
    4.2 释明权的司法实践
        4.2.1 诉讼请求的释明
        4.2.2 证据释明
        4.2.3 法律释明
    4.3 实践中释明权的问题
        4.3.1 释明权行使的主体不明确
        4.3.2 释明权行使的阶段不明确
        4.3.3 释明权行使的方式不明确
        4.3.4 释明权行使的界限不明确
        4.3.5 不当释明的责任和救济机制不明确
        4.3.6 法官和当事人地位悬殊
第5章 协同主义下我国法官释明权的建立
    5.1 建立法官和当事人协同的诉讼构造
    5.2 明确释明权的行使主体和方式
    5.3 在立法上明确释明权行使的界限
        5.3.1 明确释明权的适用前提
        5.3.2 明确释明权的行使原则
        5.3.3 加强法官释明的指引
        5.3.4 明确不当释明的法律后果
    5.4 在实践中明确释明权的行使范围
        5.4.1 立案阶段
        5.4.2 审前阶段
        5.4.3 庭审阶段
        5.4.4 执行阶段
    5.5 不当释明的法官责任与救济机制
        5.5.1 明确不当释明的法官责任
        5.5.2 不当释明的救济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释明权:“理想话语情境”的构建——以司法的可接受性为思考方向[J]. 郭兰君.  海峡法学. 2018(01)
[2]协同主义诉讼模式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兼谈我国控辩审关系的反思与重构[J]. 亢晶晶.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5(03)
[3]浅议我国民事诉讼法官释明权制度的构建[J]. 曹会青.  法制与社会. 2010(08)
[4]民事诉讼协同主义:在理想和现实之间[J]. 王福华.  现代法学. 2006(06)
[5]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J]. 张珉.  理论建设. 2006(04)
[6]辩论主义的嬗变与协同主义的兴起[J]. 唐力.  现代法学. 2005(06)
[7]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重构[J]. 陈爱武.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5(03)
[8]对话与沟通:民事诉讼构造之法理分析[J]. 唐力.  法学研究. 2005(01)
[9]诉讼指挥权: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J]. 黄松有.  中国社会科学. 2003(06)
[10]试论协同型民事诉讼模式的建立[J]. 田平安,刘春梅.  现代法学. 2003(01)

博士论文
[1]释明义务研究[D]. 韩红俊.西南政法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民事诉讼中的不当释明及其规制[D]. 黄琪琪.广西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093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093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