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完善我国和谐社会下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思考
发布时间:2021-03-28 04:55
人民陪审员制度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司法制度,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和体现司法民主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民陪审员制度进行研究,分析了其发展的历程和价值,指出了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了笔者对完善该制度的观点和建议。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前言部分概括了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认为,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支柱。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为司法制度,同时又作为政治制度,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学者针对其本国的陪审制度做了大量深入、系统的研究,而我国目前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研究相对薄弱,研究方法多呈现介绍性和比较性的特点,尚不全面、系统、深入,因此值得对其进行研究,尤其是将其放入和谐社会构建的大背景下研究其适应性及不足,欲提出改革和完善建议。第一章主要对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作了概括性的介绍。包括其历史发展与价值分析。该部分研究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萌芽、确立与发展、中止与恢复以及快速发展的四个阶段。通过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考察,分析了其具有体现司法民主、保证司法独立、实现司法公开、保证司法清廉、追求司法公正、形成司法认同的六大价值。第二章论...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与价值探析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陪审制度的萌芽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终止与恢复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分析
一、体现司法民主
二、保证司法独立
三、实现司法公开
四、保证司法清廉
五、追求司法公正
六、形成司法认同
第二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要求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契合
一、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产生来看
二、从人民陪审员的来源来看
三、从人民陪审员的作用来看
四、从人民陪审员的参审与审判的活动来看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方面
二、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方面
三、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活动情况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任方面存在问题
(一) 选任条件不够科学
(二) 选任机制不够健全
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一) 对人民陪审员的监督约束存在缺失
(二) 对人民陪审员的工作保障程度不够
(三) 人民陪审员的调解功能发挥不足
三、参审方面存在问题
(一) 开庭审理前,人民陪审员不准备
(二) 开庭审理中,人民陪审员不发问
(三) 审后评议中,人民陪审员不评议
第三章 西方的陪审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第一节 英美法系陪审制度
第二节 大陆法系陪审制度
第三节 两大法系陪审制度的利弊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角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一) 制定科学的选任机制,适当放宽选任条件
(二) 增强陪审理念,提高民众参与陪审的积极性
(三) 借鉴西方陪审经验,缩短人民陪审员任期
二、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角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一) 完善审前程序中人民陪审员的参与原则
(二) 完善合议机制,保障人民陪审员独立行使审判权
(三) 完善人民陪审员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三、从"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角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年学术界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研究[J]. 邹云.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2]浅论陪审制度与和谐社会[J]. 宁金金. 法制与社会. 2009(18)
[3]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与价值探析[J]. 张廷栓,郝永伟. 济宁学院学报. 2009(01)
[4]从司法现代化的视角看中国陪审制度[J]. 夏淑云,张巍. 中国公证. 2008(10)
[5]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对许霆案的延伸思考[J]. 顾培东. 中国法学. 2008(04)
[6]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之价值思考[J]. 李晨光.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7]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J]. 张新权. 法制与社会. 2008(05)
[8]陪审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 王晓东. 法律与生活. 2007(24)
[9]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 吴丹红. 法商研究. 2007(03)
[10]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 胡文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 刘晴辉.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思考[D]. 周晴雷.华东政法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104926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动态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与价值探析
第一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我国陪审制度的萌芽
二、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三、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终止与恢复
四、人民陪审员制度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分析
一、体现司法民主
二、保证司法独立
三、实现司法公开
四、保证司法清廉
五、追求司法公正
六、形成司法认同
第二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一节 构建和谐社会对人民陪审员制度的要求
第二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契合
一、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产生来看
二、从人民陪审员的来源来看
三、从人民陪审员的作用来看
四、从人民陪审员的参审与审判的活动来看
第三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运行的基本情况
一、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方面
二、人民陪审员的管理方面
三、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活动情况
第四节 人民陪审员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一、选任方面存在问题
(一) 选任条件不够科学
(二) 选任机制不够健全
二、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一) 对人民陪审员的监督约束存在缺失
(二) 对人民陪审员的工作保障程度不够
(三) 人民陪审员的调解功能发挥不足
三、参审方面存在问题
(一) 开庭审理前,人民陪审员不准备
(二) 开庭审理中,人民陪审员不发问
(三) 审后评议中,人民陪审员不评议
第三章 西方的陪审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第一节 英美法系陪审制度
第二节 大陆法系陪审制度
第三节 两大法系陪审制度的利弊分析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四章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角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一) 制定科学的选任机制,适当放宽选任条件
(二) 增强陪审理念,提高民众参与陪审的积极性
(三) 借鉴西方陪审经验,缩短人民陪审员任期
二、从"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和创新"角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一) 完善审前程序中人民陪审员的参与原则
(二) 完善合议机制,保障人民陪审员独立行使审判权
(三) 完善人民陪审员的监督与制约机制
三、从"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角度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年学术界关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研究[J]. 邹云.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04)
[2]浅论陪审制度与和谐社会[J]. 宁金金. 法制与社会. 2009(18)
[3]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与价值探析[J]. 张廷栓,郝永伟. 济宁学院学报. 2009(01)
[4]从司法现代化的视角看中国陪审制度[J]. 夏淑云,张巍. 中国公证. 2008(10)
[5]公众判意的法理解析——对许霆案的延伸思考[J]. 顾培东. 中国法学. 2008(04)
[6]我国人民陪审制度之价值思考[J]. 李晨光.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1)
[7]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思考[J]. 张新权. 法制与社会. 2008(05)
[8]陪审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J]. 王晓东. 法律与生活. 2007(24)
[9]中国式陪审制度的省察——以《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研究对象[J]. 吴丹红. 法商研究. 2007(03)
[10]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分析[J]. 胡文木.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中国陪审制度研究[D]. 刘晴辉.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陪审员制度之思考[D]. 周晴雷.华东政法学院 2004
本文编号:3104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0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