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我国司法与道德的冲突及协调
发布时间:2017-04-19 15:24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我国司法与道德的冲突及协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转型中国社会中不同类型热点案件所引发的道德与司法之间的角力可谓蔚为壮观。改革开放后,我国迈入了社会转型期,利益多元与矛盾多发并存,这一时期可以用“转型”和“矛盾”二词来加以概括。毫无疑问,伴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利益分化,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社会诸多观念在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社会的发展必然产生社会的不断变革,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腾飞,但同时引发出一定程度上的复杂性,司法与道德之间的冲突不断产生。司法与道德作为两种不同的社会调节手段,属于不同的规范系统,在实际情况中存在着司法与道德的差异、错位乃至冲突。司法与道德的冲突包括合道德不合法和合法不合道德两种类型。两者冲突的实质是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法律规则的冲突与分歧,是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对立与冲突。本文通过对我国司法和道德冲突的现状、本质及利弊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现实和基本国情,提出协调我国司法和道德冲突的建议。 本文的内容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论在内,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首先,介绍了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其次,简要梳理并评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再次,介绍了主要研究方法;最后,指出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为“司法与道德的内涵及其冲突界定”。本章分为三部分,分别界定了司法的概念及深层本质、道德的概念、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变迁,以及司法与道德冲突的界定。 第三章为“当下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之现状分析”。首先,分析了当下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期,其概念的界定和转型期法治的主要特点;其次,当下司法与道德冲突的主要类型,包括合道德不合法和合法不合道德两种类型;最后,对各种情况进行总结。 第四章为“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之实质及利弊分析”。此部分分析了冲突发生的实质是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法律规则的冲突,是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对立与冲突。具体包括:传统以官本思想为基础的道德与现代权利本位法律规则的冲突、中国传统道德集体主义与现代法治个人本位的冲突、人情与法律的冲突以及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之争。此外,分析了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的利弊。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的积极作用:第一、适度冲突会促使法律与道德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第二,冲突使我们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法律与道德进行价值选择。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的弊端:第一,冲突导致道德的困惑,第二,冲突导致法律的错位。 第五章为“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之协调”。如何协调两者关系,笔者从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第一,制定良法: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原初出发点;第二,加强司法职业化建设,包括建立法官的选任制度、强化司法垂直管理。第三,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确保公民能够有效参与。第四,构建完善司法监督体系。 第六章为“结论”。此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当下司法与道德冲突主要包括合道德不合法和合法不合道德两种类型,冲突发生的实质是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法律规则的冲突,是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的对立与冲突。结合我国社会现实和基本国情,提出协调司法和道德冲突的建议:制定良法,加强司法职业化建设,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构建完善司法监督体系。
【关键词】:司法与道德 冲突与协调 社会转型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0-052;D9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第1章 绪论9-15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9
- 1.1.1 选题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现状9-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10-11
-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11-12
- 1.3 研究方法12-13
- 1.3.1 文献研究法12-13
- 1.3.2 比较研究法13
- 1.3.3 法社会学方法13
- 1.3.4 案例分析法13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13-15
-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13
-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13-15
- 第2章 司法与道德的内涵及其冲突界定15-23
- 2.1 现代司法概念的应然之相15-18
- 2.1.1 司法概念的界定15-16
- 2.1.2 司法的深层本质探析16-18
- 2.2 道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18-20
- 2.2.1 道德的概念界定18
- 2.2.2 道德的主要内容18-20
- 2.3 司法与道德冲突的界定20-23
- 2.3.1 冲突的概念界定20
- 2.3.2 司法与道德冲突的界定20-23
- 第3章 当下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之现状分析23-31
- 3.1 当下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期23-25
- 3.1.1 社会转型期的界定23-24
- 3.1.2 转型期法治的特点24-25
- 3.2 司法与道德冲突的主要类型25-28
- 3.2.1 合道德不合法——以李昌奎案为例26-27
- 3.2.2 合法不合道德——以小悦悦事件为例27-28
- 3.3 总结28-31
- 第4章 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之实质与利弊分析31-45
- 4.1 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的实质——我国传统道德观念与现代法律规则的冲突31-40
- 4.1.1 传统以官本思想为基础的道德与现代权利本位法律规则的冲突33-35
- 4.1.2 中国传统道德集体主义与现代法治个人本位的冲突35-36
- 4.1.3 人情与法律的冲突36-37
- 4.1.4 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之争37-40
- 4.2 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的利弊分析40-45
- 4.2.1 利:促进司法与道德的发展以及社会的整合40-41
- 4.2.2 弊:冲突导致道德的困惑、法律的错位41-45
- 第5章 我国司法与道德冲突之协调45-55
- 5.1 制定良法:以保障公民权利为原初出发点45-47
- 5.2 加强司法职业化建设,保障司法权威47-49
- 5.2.1 建立法官的选任制度47-48
- 5.2.2 强化司法垂直管理48-49
- 5.3 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有效参与司法49-50
- 5.4 构建完善司法监督体系50-55
- 5.4.1 明确人大监督的法律地位51
- 5.4.2 落实检察监督的法律职责51-52
- 5.4.3 完善法院审判监督机制52-53
- 5.4.4 实现媒体对司法的有效监督53-55
- 第6章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1
- 致谢61-6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愉;;当代中国法律职业化路径选择——一个比较法社会学的研究[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2 周量;;解读“彭宇案”判决理由——以证据规则和民事诉讼理论为视角[J];东方法学;2008年05期
3 郑成良,陈海光;论法官职业思维方式的养成[J];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4 郭永庆;;量刑中民意导入机制研究[J];法律适用;2009年11期
5 付建平;法官判决中的竞争性因素[J];法学;2001年03期
6 朱汉;;从“彭宇案”看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之间的关系[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9年04期
7 朱群芳;论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协调[J];江南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罗豪才;社会转型中的我国行政法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陈秀萍;;试论当代中国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及其限制[J];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07期
10 孙笑侠;徐显明;季卫东;严存生;林来梵;李瑜青;龙宗智;徐昕;李其瑞;翁晓斌;郭星华;童之伟;刘作翔;张志铭;张骐;刘仁文;张谷;葛洪义;;转型期法治纵论[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我国司法与道德的冲突及协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6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