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试论我国判例制度的司法推进

发布时间:2017-04-20 14:11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判例制度的司法推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虽然是民法法系国家,但在法律制度上采混合主义。我国古代的法律传统中含有大量的判例规则,及至近代各种政权下也有适用判例的做法,与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具有文化观念上的融通基础。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能够帮助解决我国制定法在法律适用和法律解释上的制度困境。本文就是以此为切入点,探讨我国现阶段判例规则的合理性,以及判例制度在观念价值与应用价值层面与我们法治运行环境的适应性问题。文章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考察了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判例传统与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对先例、判例、判例制度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通过对判例制度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因素的评价,阐释了我国借鉴普通法系判例制度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第三部分着力于从法律原则和制度构建两方面论述判例制度推进我国司法进程的嫁接方法。
【关键词】:判例 判例制度 法律适用 指导性案例 案例指导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2
【目录】:
  • 摘要5
  • Abstract5-6
  • 导论6-7
  • 第一章 我国与普通法系的“判例”之甄别7-19
  • 第一节 我国“判例”的历史场景7-9
  • 一、古代时期的“判例”形式7-8
  • 二、近现代时期的“判例”形式8
  • 三、现阶段我国的“判例”形式8-9
  • 第二节 判例与我国法律渊源9-13
  • 一、我国的法律渊源9
  • 二、判例在不同文化中的法律地位9-13
  • 第三节 我国目前判例的适用举措13-19
  • 一、指导性案例13-15
  • 二、案例指导制度15-19
  • 第二章 判例制度在我国是否会“南橘北枳”?19-27
  • 第一节 判例制度的消极因素19-20
  • 一、判例制度的缺陷19-20
  • 二、现学界反对引入判例制度的主要理由20
  • 第二节 判例制度的积极作用20-23
  • 一、工具理性意义上的积极作用20-22
  • 二、价值理性意义上的积极作用22-23
  • 第三节 与判例制度接轨的可能性23-27
  • 一、判例制度引入的“否定之否定”23-25
  • 二、司法实践纳入判例制度的现实必要性25-27
  • 第三章 我国判例制度调整之构想27-33
  • 第一节 案例指导制度的重塑27-29
  • 一、指导性案例遴选机制的修正27-28
  • 二、案例指导制度的配套建设28-29
  • 三、指导性案例的排除适用29
  • 第二节 判例制度与我国制定法的衔接29-33
  • 一、我国判例制度的法律原则构造29-31
  • 二、我国判例制度的具体构造31-33
  • 结语33-34
  • 注释34-37
  • 参考文献37-39
  • 后记39-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永平;;论英美法系国家判例法的查明和适用[J];中国法学;2006年05期

2 王志强;;中国法律史叙事中的“判例”[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本文关键词:试论我国判例制度的司法推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8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188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2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