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审判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
发布时间:2017-05-02 04:00
本文关键词:论司法审判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新颖复杂的案件,,此类案件是法律创制者们在立法时难以预见的,因此法律必然会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法官在司法审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无法可依,或虽有法可依,但依此做出的判决会损害案件的实质正义。这时便涌现出司法审判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冲突,罗尔斯的观点是形式正义优先于实质正义,波斯纳则更注重实质正义的实现。我认为,法院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公正合理的解决案件纠纷,通过司法审判更好的保障人权,实现公平正义。因此,本文将从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理论基础等方面展开讨论,借鉴其他国家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平衡的经验并提出构建我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建议,希望有助于缓解司法审判中两者失衡的现状。
【关键词】:司法审判 形式正义 实质正义 实现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一、司法审判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界定10-17
- (一)正义的涵义及其分类10-12
- 1.正义的涵义10-11
- 2.正义的分类11-12
- (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内涵12-14
- 1.形式正义的涵义12-14
- 2.实质正义的涵义14
- (三)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辩证关系14-17
- 二、司法实践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失衡17-23
- (一)司法实践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失衡的表现17-19
- 1.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冲突17-18
- 2.形式正义对实质正义的损害18-19
- (二)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失衡的原因19-23
- 1.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实质正义的本土性与形式正义的外来性19-20
- 2.实质正义的灵活性与形式正义的规范性相矛盾是导致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失衡的直接原因20-21
- 3.实质正义的现实性以及形式正义的滞后性是导致这种情形的重要原因21-23
- 三、实现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平衡23-31
- (一)司法审判中充分利用法学理论指导23-25
- 1.法学理论在司法审判中的指导意义23-24
- 2.法学理论在司法审判中的具体运用24-25
- (二)法律解释的合理适用25-27
- 1.法律解释的概念分析25-26
- 2.司法审判中法律解释的合理适用26-27
- (三)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运用27-31
- 1.自由裁量权运用的基础27-29
- 2.自由裁量权正当运用的条件29-31
- 结语31-33
- 参考文献33-35
- 致谢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传毅;;论法律解释及分类[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孙笑侠;两种程序法类型的纵向比较——兼论程序公正的要义[J];法学;1992年08期
3 阚晶;段再昱;;浅谈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之平衡[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9期
4 孙笑侠;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5 徐家博;;法治成本视角下的实质正义与程序正义之辩[J];知识经济;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论司法审判中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平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40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