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的不确定性
本文关键词:论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的不确定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权利话语已成为当今时代的流行色,它被人们用来证明自己行为的正当性,也被司法机关用作司法裁判的准绳。然而,权利话语的盛行并无法掩盖其内在的缺憾。在司法实践中,作为司法推理之大前提的权利并不完美,而是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即意在指出在司法裁判过程中确实存在权利不确定的情形,并探讨这种不确定性的发生原因、不利影响以及应对之策。除引论部分之外,本文主体部分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在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确实存在不确定性,并对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界定。纽约时报公司诉塔西尼一案以及近年来引起广泛争议的祭奠权均表明在司法裁判过程中确实存在权利的不确定性问题。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在司法机关寻找并识别法律权利以展开司法推理时,法律权利的存在状态并不确定,它包括法律权利的存在与否不确定和法律权利的内容不确定两种情形。第二部分,重点分析了在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为何具有不确定性。总地来讲,权利之不确定性的发生机制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论是在制定法国家还是在判例法国家,司法机关的“法律发现”过程中都存在不确定性因素,从而使得进入司法裁判过程之中的法律权利并不确定;其次,法律语言的模糊性、概括性以及歧义等三个因素导致了法律语言存在不确定性,而为解决法律语言的不确定性而展开的法律解释方法同样存在局限,六种主要的法律解释方法会面临法律语言不确定、价值判断存在分歧以及经验论证难以实现这三方面的困扰;再次,司法裁判过程中可能存在权利冲突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法官需要借助权利位阶和利益衡量两种方式,然而权利的位阶具有相对性,而利益衡量最终导向法官的价值判断从而并不具有确定性和可预测性;最后,法官在某些案件中需要进行权利推定以裁判案件,他们进行权利推定的方法有根据法律权利类推、根据法律原则推导和根据法律精神、立法宗旨推导等方式。然而在根据这些权利推定方法展开权利推定时,推理过程中的大前提和小前提都可能存在疑问,从而无法保证推导结果是确定无疑的。第三部分,指出权利的不确定性问题使得司法裁判结论可能出现不确定的情形,进而诱发权利保护不力、法律预期受损、司法公信力难塑等问题,不利于法治进程的推进。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尝试提出了应对权利不确定性的两种思路。首先,法官们可以对法律进行德沃金意义上的建构性诠释。德沃金建议法官们通过对既有法律材料进行建构性诠释,进而从中抽象出一个最佳的政治理论以确定当事人的法律权利;其次,着力构建和完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共同体能够促进法官们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观、正义观、法治观以及司法裁判技艺,进而有助于法官们应对司法裁判过程中出现的权利不确定性问题。
【关键词】:权利不确定 法律语言 法律解释 权利冲突 权利推定 建构性诠释 法律职业共同体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16
【目录】:
- 内容摘要4-6
- Abstract6-9
- 引论9-15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9
- (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9-10
- (三)研究现状10-13
- (四)研究进路13-15
- 一、司法裁判过程中的权利具有不确定性15-23
- (一)不确定的权利是司法裁决过程中的现实存在15-16
- (二)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之不确定性释义16-23
- 二、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之不确定性的发生机制23-46
- (一)“法律发现”中的不确定性23-28
- (二)法律语言的不确定性及法律解释的局限28-36
- (三)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方法的不足36-42
- (四)权利推定难以熨平权利上的“皱折”42-46
- 三、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之不确定性的应对之道46-53
- (一)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之不确定性的消极影响46-47
- (二)对法律进行建构性诠释47-50
- (三)构建和完善法律职业共同体50-53
- 参考文献53-62
- 后记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红俊;司法裁判的机能转变[J];政府法制;2003年19期
2 袁明圣;公共政策在司法裁判中的定位与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胡金龙;;村民自治司法裁判制度探微[J];长江论坛;2006年02期
4 邱爱民;;论司法裁判中的说理[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秀群;;民间规则作为司法裁判的渊源——一个司法中心的立场[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居茜;;从模糊到精确——对司法裁判文书中模糊语言的规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晓萍;王国龙;;论司法裁判过程中司法的克制主义[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管伟;;论司法裁判正当性的考量标准[J];法律方法;2007年00期
9 沈盼盼;;司法裁判与情感[J];法制与社会;2008年30期
10 苏一星;王花;;司法裁判与情感冲突:不同视角下的命题论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2 王松;;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3 侯建英;;社会.法.司法裁判的和谐[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2辑)[C];2011年
4 费长城;袁泉;;社会转型中的司法裁判公信表达——以道德的合理引入为进路[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5 王首佳;;实现依法裁判的途径[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郭百顺;;从形式到实质:论刑事判决的合情理性[A];建设公平正义社会与刑事法律适用问题研究-全国法院第24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册)[C];2012年
7 沈海风;;司法裁判价值合理性及其实现方式[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浩;;社会风险评估纳入司法决策机制的路径选择——基于社会风险预期对司法裁判反向作用的考察[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9 童航;;法院受理征地补偿费分配纠纷的范围——兼论司法裁判与村民自治的边界[A];2014年第五届全国民商法学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时永才;王刚;;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兼议值得当事人信赖的民事审判权运行方式[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苏省徐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葛文;司法裁判的弹性[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湖南商学院法学院 胡君;司法裁判正当性的法理依据[N];人民法院报;2009年
3 庚向荣;说理是司法裁判文书的生命[N];法制日报;2013年
4 河南省开封县人民法院院长 李鸿彬;切实发挥司法裁判的引导作用[N];人民法院报;2013年
5 石家庄铁道大学 张智远 石家庄经济学院 何昌;基于后果论的司法裁判:原则与方法[N];光明日报;2013年
6 苏亚江;司法裁判不应向“闹访”低头[N];检察日报;2013年
7 汤庆明;民意与司法裁判的冲突及应对[N];江苏经济报;2014年
8 张卫平;足球裁判与司法裁判[N];人民法院报;2002年
9 张高翔;司法裁判中的公共政策意识[N];人民法院报;2003年
10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法院院长 张向东;培养法官和谐的司法裁判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柳;司法裁判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崔军;论司法裁判[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文;司法裁判与社会变迁的互动[D];苏州大学;2006年
2 韦曼辉;司法裁判中利益衡量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刘强;司法裁判与修辞论证[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常云云;群众的怨恨批判与司法裁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高晶晶;我国司法裁判的民意基础[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6 陈靖宇;论司法裁判的确定性及其实现[D];苏州大学;2005年
7 梅泽杰;中国司法裁判中的情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孟斐;我国司法裁判方法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王文波;论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10 杜慧;试论法律现实主义在司法裁判中的适用[D];山东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司法裁判过程中权利的不确定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56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5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