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律师取证权 ——以民事诉讼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2-02-21 06:44
律师取证权是执业律师在办理案件中享有的要求证人提供证言及证物(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等)持有人提供相关证据的权利。本文以民事诉讼为视角,通过对律师取证权进行价值分析及现状考察,认为律师取证权对保障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律师业务均有重要作用。但民事诉讼律师取证权的现状却令人堪忧,首先立法上没有明确的取证规范可以遵守,缺乏救济途径的规定,同时还就取证权存在冲突性规定,导致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取证权难以有效实现,具体可表现为证人不配合律师出庭作证、证据持有人不向律师提供相关证据。这必然影响律师取证权功能的正常发挥,有必要予以完善。本文尝试分析了民事诉讼律师取证权缺失的原因,认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是律师取证权缺失的原因之一。我国在建国初期曾移植前苏联的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虽然经过改革,但职权主义思想仍然存在。在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下当事人不承担举证责任,作为当事人的代理人,律师也没必要参与证据的调查,因此律师取证权难以受到重视。另一个原因是受律师地位的影响,由于厌讼传统及律师自身素质的影响,我国律师地位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某种程度上影响律师取证权,一是在立法上不受重视,二...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律师取证权的价值分析
1.1 律师取证权是保障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需要
1.1.1 法院认定案件事实需要证据证明
1.1.2 相关证据需律师负责调查
1.2 律师取证权是维护当事人利益的需要
1.2.1 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是律师的职责
1.2.2 获取有利证据是维护当事人利益的手段
1.3 律师取证权是保障律师业务的需要
1.3.1 律师职业具有一定的商业属性
1.3.2 律师的商业性要求律师应当具备充分的取证权
第2章 律师取证权的现状
2.1 立法现状
2.1.1 律师取证缺乏操作规范
2.1.2 律师取证权缺乏救济途径
2.1.3 律师取证权存在立法冲突
2.2 司法现状
2.2.1 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
2.2.2 证据持有人不向律师提供证据
第3章 律师取证权缺失的原因
3.1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3.2 律师社会地位不高的影响
3.2.1 律师地位不高影响律师取证权的有效实现
3.2.2 我国律师地位不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律师取证权的保障
4.1 提高律师社会地位
4.1.1 增强社会法治观念
4.1.2 加强律师业务素质
4.2 完善律师取证权立法
4.2.1 建立律师取证规范体系
4.2.2 协调立法冲突
4.2.3 完善具体律师取证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调查令制度的法律属性与完善建议[J]. 汤啸天,张进德,江晨,梁玉超. 法律适用. 2008(07)
[2]“权利时代”的权利话语探析[J]. 程立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3]律师文化建设的道德误区——以律师职业的“伦理底线”为研究视角[J]. 黄长江. 法治研究. 2007(09)
[4]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基本思路[J]. 黄松有. 法学研究. 2007(04)
[5]民事诉讼程序权利的保障:问题与对策[J]. 李浩. 法商研究. 2007(03)
[6]权利和权力错位的政治哲学分析[J]. 李悦,吕艳红. 学术论坛. 2007(04)
[7]传统中国智慧财产中的权利意识与价值对峙[J]. 刘云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8]略论实习律师培训制度的完善[J]. 陈宜. 中国司法. 2007(02)
[9]民事诉讼中“新职权主义”的动向分析[J]. 刘荣军. 中国法学. 2006(06)
[10]法律事实与法律方法[J]. 杨建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本文编号:3636711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律师取证权的价值分析
1.1 律师取证权是保障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的需要
1.1.1 法院认定案件事实需要证据证明
1.1.2 相关证据需律师负责调查
1.2 律师取证权是维护当事人利益的需要
1.2.1 维护当事人的利益是律师的职责
1.2.2 获取有利证据是维护当事人利益的手段
1.3 律师取证权是保障律师业务的需要
1.3.1 律师职业具有一定的商业属性
1.3.2 律师的商业性要求律师应当具备充分的取证权
第2章 律师取证权的现状
2.1 立法现状
2.1.1 律师取证缺乏操作规范
2.1.2 律师取证权缺乏救济途径
2.1.3 律师取证权存在立法冲突
2.2 司法现状
2.2.1 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
2.2.2 证据持有人不向律师提供证据
第3章 律师取证权缺失的原因
3.1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影响
3.2 律师社会地位不高的影响
3.2.1 律师地位不高影响律师取证权的有效实现
3.2.2 我国律师地位不高的原因分析
第4章 律师取证权的保障
4.1 提高律师社会地位
4.1.1 增强社会法治观念
4.1.2 加强律师业务素质
4.2 完善律师取证权立法
4.2.1 建立律师取证规范体系
4.2.2 协调立法冲突
4.2.3 完善具体律师取证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调查令制度的法律属性与完善建议[J]. 汤啸天,张进德,江晨,梁玉超. 法律适用. 2008(07)
[2]“权利时代”的权利话语探析[J]. 程立显.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3]律师文化建设的道德误区——以律师职业的“伦理底线”为研究视角[J]. 黄长江. 法治研究. 2007(09)
[4]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理论基础与制度构建——我国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基本思路[J]. 黄松有. 法学研究. 2007(04)
[5]民事诉讼程序权利的保障:问题与对策[J]. 李浩. 法商研究. 2007(03)
[6]权利和权力错位的政治哲学分析[J]. 李悦,吕艳红. 学术论坛. 2007(04)
[7]传统中国智慧财产中的权利意识与价值对峙[J]. 刘云生.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8]略论实习律师培训制度的完善[J]. 陈宜. 中国司法. 2007(02)
[9]民事诉讼中“新职权主义”的动向分析[J]. 刘荣军. 中国法学. 2006(06)
[10]法律事实与法律方法[J]. 杨建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本文编号:36367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636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