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检察机关视角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5-06-28 01:36
  我国在2012年修订刑诉法时,明确规定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以下简称“该项制度”)。它使检察机关在履行完审查逮捕的权限后仍能对被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下简称“被羁押人员”或“涉嫌犯罪人员”)的人身自由状态进行法律监督。这不仅扩大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范围,而且将一项人身自由救济权给予了被羁押人员。在对该项制度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羁押必要性审查(以下简称“该项审查”)的重要价值表现在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在立法方面,它彰显了立法者保障被羁押人员人权的初衷,体现了以较低社会成本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在司法方面,它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法律政策,客观上使被羁押人员的人身自由状态处于变化之中。这有助于降低居高不下的羁押率,纠正“超期羁押”“一捕到底”“羁押期限绑架刑期”等不合理司法现象。在我国,由于该项制度刚出台不久,在立法和司法上均存在一些制约其效用发挥的因素。本文中,在对现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架构进行阐释的基础上,笔者深入剖析了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的困境。结合对域外羁押制度及救济措施共性和中外差异的分析,就提升审查的效果,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改进方案。在结构上,除前言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来源和意义
        1、选题来源
        2、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一、现行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架构
    (一) 概念
    (二) 实施主体
    (三) 被审查对象
    (四) 条件
    (五) 启动
    (六) 审查方式
    (七) 适用阶段
    (八) 处理结果
二、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的困境
    (一) 羁押措施偏离设置时的初衷
    (二) 羁押期限“绑架”判决结果
    (三) 羁押必要性审查刚性不足
    (四) 羁押替代性措施执行不力
    (五) 检察机关执检部门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存在困难
    (六) 部分审前未羁押而判处实刑的罪犯未被执行刑罚
三、域外羁押制度及救济措施的共性和中外差异
    (一) 域外羁押制度及救济措施的共性
        1、逮捕与羁押相分离
        2、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时间较短
        3、审查羁押必要性的主体一般是法院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羁押救济权
        5、羁押场所独立于侦查机关
    (二) 中外审前羁押制度及救济措施的差异
        1、羁押必要性审查的主体不同
        2、对羁押独立性的认识存在差异
        3、救济措施不同
四、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改进方案
    (一) 强化检察机关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刚性
    (二) 改革羁押替代性措施
        1、取保候审措施的改进方法
        2、监视居住措施的改进方法
    (三) 提高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质量
        1、审慎掌握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办理标准
        2、依法获取充足的证据
        3、优化对羁押必要性审查的考核规定
        4、结合刑事判决评估审查的合理性
    (四) 构建完善的配套机制
        1、更新传统的羁押理念
        2、畅通信息互通渠道
        3、改进考核评价体系
        4、确立刑期与羁押期限相适应的原则
        5、防止并纠正“审前未羁押判处实刑罪犯未执行刑罚”情况的发生
    (五) 注重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4054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4054211.html

上一篇:论裁判规则的基本含义及其功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8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