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司法论文 >

诱导型调解:法院调解的一个解释框架

发布时间:2017-07-01 09:04

  本文关键词:诱导型调解:法院调解的一个解释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愿型调解和强制型调解都无法对当前的法院调解现象进行解释。当下的法院调解主要是一种诱导型调解,是指法官在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下,基于裁判不良后果的判断,为规避这种风险,而由法官主导并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而与双方当事人进行博弈,最后诱导双方妥协自愿达成合意,从而化解矛盾,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当事人和法官之间达成合意的过程。法官在调解中主要使用情理法并用、软硬兼施、分而治之、寻求合力等策略。它是监管型体制压力、法官高风险的生存状态、基层法院不出事的逻辑、当事人机会主义行为几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导型调解在法院中的大量运用正是当前司法陷入两难困境的一种体现,通过它来调适法律与事实之间的冲突,但有可能造成对社会秩序基础的破坏。
【作者单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
【关键词】诱导型调解 监管型体制 调解策略 调审合一制度 合谋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4YJC840001)
【分类号】:D926.2
【正文快照】: 导论 为应对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2004-2008)》规定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任务。在此背景下,调解的社会治理功能也被挖掘出来,法院调解逐渐复兴,并且在政策层面不断得到确定和鼓励。2007年最高法院确定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峰;论我国法院调解的促进和规范[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王雄文;;法院调解的价值分析[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李永泉;;重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理性思考——以法院调解的价值目标为导向[J];理论与改革;2006年06期

4 肖庆华;;对法院调解的思考[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3期

5 许少波;;法院调解的目的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吴英姿;;法院调解的“复兴”与未来[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7 李瑾;李蕊;;法院调解中公平与正义的实现[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1期

8 赵旭东;;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J];法学家;2007年06期

9 翟业虎;;论法院调解失控[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曹丽娜;;论法院调解[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广军;;紧张、冲突与和谐——从法院调解协议的角度看法院调解的发展与创新[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徐莉;王志伟;;邀请人大代表协助法院调解的法理依据及社会价值之思考——以董老的人民司法思想创新法院调解工作[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辑)[C];2010年

3 尚洪立;邱新华;;嫁接与耦合:法院调解正当性的现实出路——以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为切入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国胜;;建立与法院调解并重的诉讼和解制度,纯化合意解纷机制[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5 王春磊;;论环境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6 覃斯;;反思与构建:法院调解之中国式困境——以司法ADR导入民事审前程序为出路[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7 陈宇;;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在社区的建构——以杭州的实践为例[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仪征市人民法院 许仪萍 陈恺;基层法院调解之探索[N];江苏经济报;2012年

2 顾建兵 季勇;法院调解室应规范化[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记者 黄洁;医疗保险理赔法院调解将同步[N];法制日报;2013年

4 赵月虎(作者单位:济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加强法院调解工作 服务和谐社会建设[N];济宁日报;2005年

5 孔征兵;法院调解的基本方法[N];江苏法制报;2005年

6 徐振华;法院调解应改革为当事人和解[N];江苏经济报;2002年

7 梁春林 季曙光;树立法院调解全员制新理念[N];江苏经济报;2005年

8 丁成年(陕西省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重新审视新时期的法院调解[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刘益 查兴田 本报记者 杨惠;清镇环保法庭法院调解与社会调解相结合[N];贵州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杨磊 实习生 杨婧;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调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贵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海涛;法院调解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雷明贵;法院调解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0年

3 闫庆霞;法院调解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郑凯铨;参与社会管理的法院调解[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炜;法院调解:在危机下重生与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周杨;法院调解的自愿与强制[D];湘潭大学;2009年

3 李若男;法院调解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房茂利;试论法院调解的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霍家松;我国民事法院调解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6 王艳;法院调解的实务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7 张芊;法院调解的知识社会学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8 刘欣;法院调解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9 张莹;论我国法院调解自愿原则之实现[D];湘潭大学;2015年

10 陆川;中国与澳大利亚法院调解之比较和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诱导型调解:法院调解的一个解释框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2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5052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b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