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社会责任条款探析及体系完善
发布时间:2017-11-03 00:03
本文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条款探析及体系完善
【摘要】:“公司社会责任”概念从企业管理层面过渡到法律层面,并最终在《公司法》中以法律明文规定,是我国立法上的重大进步,但《公司法》中这一孤零零的条款,虽起到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但由于理论支撑的不足,条款用语的不当,内部逻辑的混乱等问题,“公司社会责任”从其诞生之初便沦为了“水中花、镜中月”。理想虽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的完善,制度的落实任重而道远。 因此,本文以“公司社会责任”条款为切入点,通过对其文本分析、内容界定、价值导向、问题阐释等层面的论述,在借鉴美国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过程中的可取之道,结合我国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相关典型案例,尝试对“公司社会责任”体系提出一定的完善建议。 除引言及结语之外,本文主体结构分为五章: 第一章从公司社会责任条款的文本分析入手,结合国内外知名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定义的解读,结合其内涵及外延,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进行了界定,从而为这一责任的落实打下理论基础。 第二章从法律价值本位的演变角度入手,分析了公司社会责任的合理性基础,引入了“利益相关者说”,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公司社会责任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政治正确性以及道德责任法律化。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现有公司社会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用语不规范,条款内在逻辑混乱,条款缺乏系统性架构以及司法实践中无法可依的现象。 第四章选取美国为例,通过对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的分析,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破产保护为切入点,总结了四大启示,即政府倡导作用、非政府组织主导作用、法律规范作用以及信息公示监督作用。 第五章以三鹿奶粉案件为切入点,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的健全与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 相关利益者说 法律化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公司社会责任条款之文本分析10-13
- 第一节 公司社会责任之定义10-11
- 一、概念的内涵10
- 二、概念的外延10-11
- 第二节 公司社会责任之内容11-13
- 一、对股东的责任11
- 二、对职工的责任11-12
- 三、对行业的责任12
- 四、对社会的责任12-13
- 第二章 公司社会责任之合理性基础及价值导向13-17
- 第一节 公司社会责任之合理性基础13-15
- 一、现代法律之社会本位趋势13
- 二、相关利益者说13-14
- 三、公司价值观之内在要求14-15
- 第二节 公司社会责任之价值导向15-17
- 一、正确的政治方向15
- 二、纳道德责任入法律15-17
- 第三章 《公司法》公司社会责任条款存在之问题17-22
- 第一节 条款用语不够严谨精确17-18
- 一、立法效果角度之分析17
- 二、逻辑关系角度之分析17-18
- 第二节 条款立法主旨不明18-19
- 一、主旨不明之体现18
- 二、主旨不明之原因18-19
- 第三节 制度体系观念缺失19
- 一、公司内部管理层面19
- 二、司法实践可诉层面19
- 第四节 司法实践无法可依19-22
- 一、义务对象不明确20
- 二、对不确定的法律规则无相应司法解释20
- 三、诉讼过程中立案难、举证难问题普遍存在20-22
- 第四章 美国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经验之借鉴22-29
- 第一节 美国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简述22-24
- 一、政府的政策引导22
- 二、法律的强制实施22-23
- 三、公民组织的监督与反馈23-24
- 第二节 以个案看美国公司社会责任之价值导向24-26
- 一、破产保护是对债权人与股东利益的维护24-25
- 二、破产保护是对公司职工利益的保护25
- 三、破产保护是公司对所在社区、所在行业经济复苏的保障25-26
- 四、破产保护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26
- 第三节 美国公司社会责任体系之借鉴26-29
- 一、政府的政策、法律以及制度的引导作用26-27
- 二、非政府组织的积极参与与主导作用27
- 三、破产保护的广泛适用27-28
- 四、公司信息的及时披露28-29
- 第五章 完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体系之建议29-40
- 第一节 健全公司社会责任之法律规范29-33
- 一、《公司法》第五条的法律规范化29-30
- 二、司法实践中对公司社会责任体系的补充30-31
- 三、《企业破产法》的积极适用31-32
- 四、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完善32-33
- 第二节 夯实公司社会责任履行之组织基础33-35
- 一、完善壮大非政府组织34-35
- 二、健全工会制度35
- 第三节 建立公司社会责任的内部治理机制35-37
- 一、信息公开披露制度适用范围的扩大35-36
- 二、董(监)事制度的完善36
- 三、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的推广36-37
- 第四节 以个案看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落实与强化37-40
- 一、股东损失37
- 二、职工损失37
- 三、消费者损失37-38
- 四、行业损失38-40
- 结语40-41
- 注释41-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添;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传统公司法基本理念的修正[J];东南学术;2003年06期
2 沈贵明;;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立法规范问题[J];法学;2009年11期
3 郭秀华;;公司社会责任条款司法适用之法理分析[J];法学;2011年02期
4 龙新;唐海峰;;理性对待企业社会责任——评我国《公司法》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条款[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曾丽丽;苏培霞;;企业社会责任实施途径的中国化——主导力量:政府与非政府组织[J];经营管理者;2010年16期
6 刘峰;;论司法解释的地位与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5期
7 甘培忠;;论我国公司法语境中的社会责任价值导向[J];清华法学;2009年06期
8 王玲;;法制伦理是强化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兼评新《公司法》第五条[J];求索;2006年02期
9 邓泽宏;;国外非政府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监管——以美国、欧盟的NGO为考察对象[J];求索;2011年11期
10 史际春;肖竹;冯辉;;论公司社会责任:法律义务、道德责任及其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1133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133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