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法解释论视角下的公司转投资行为

发布时间:2018-03-06 04:08

  本文选题:转投资 切入点:公司法 出处:《法学》200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转投资"历来是我国公司法学界争议颇多的概念,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在革故鼎新的基础上于第15、16条(部分)再次规定了转投资的相关内容。从理论观点与立法实践来看,将转投资界定为公司以依法取得其他商事主体的股份或财产份额的方式成为其成员的法律行为可能比较妥当。就转投资的决议机制而言,董事会可以在章程无相应规定时作出决议,而公司经理能够从董事会获得转投资的决议权。根据公司违法转投资的不同情形,可能会出现无效、有效两种结果,但不可一概而论。
[Abstract]:"transfer investment" has always been a controversial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corporate law in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new Company Law revised in 2005 has once again stipulated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transfer investment in Article 1516 (par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ory and legislative practice, the new company law revised in 2005 provides for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transfer investment again in Article 1516 (part). It may be appropriate to define re-investment as the legal act of a company becoming a member of other commercial subjects by acquiring shares or property shares of other commercial subjec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n the context of the resolution mechanism for the transfer of investment, The board of directors may make a resolution when the articles of association do not have the corresponding provisions, and the manager of the company can obtain from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right to decide on the transfer of investment.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of the illegal transfer of investment by the company, there may be invalidation and two effective results, But one cannot generalize.
【作者单位】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严雪峰;论法人的权利能力及限制[J];河北法学;2004年04期

2 蔡立东;;论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的范围[J];当代法学;2007年01期

3 孙平;对公司转投资额度限制的思考[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振刚;论公司转投资法律制度的修改[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牟宪魁;论公司权利结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张颖杰;论国企改制的产权构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张帆;;我国管理层收购的法律监管应走向何方[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赵洲;公司转投资的规制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王勇;团体人格观:公司法人制度的本体论基础——罗马法中的人格学说与中国现代企业制度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6 周兴生;;关于《庄子·天道》中裁判方法与拉伦茨裁判方法本质诸问题——道家裁判技术发微[J];比较法研究;2005年06期

7 赵晓华,潘凤焕;控制股东忠实义务探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赵峰;浅议公司法人财产权——兼论公司法人所有权及其与股权的关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李金明;;抽象概念与刑法推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10 马连福;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的创新[J];商业研究;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曹晓如;;论税法解释的目标与原则[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葛宇宁;张四化;;制约关系“两独”在刑事案件事实认定中的运用[A];贵州制约逻辑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性逻辑系统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学兵;;公司法的若干修改建议[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4 张如宝;;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清算立法评析及立法建议[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国际专业委员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邬先江;;船舶承租人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权利初探——兼评“The CMA Djakarta”轮案[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波;中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吴蓬生;不良债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张明远;证券投资损害诉讼救济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倪建林;利益制衡机制的构架:公司治理结构的法理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5 周昀;反垄断法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陈东;论跨国公司治理中的责任承担机制[D];厦门大学;2001年

7 赖少英;我国集体所有制产权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李光林;企业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林新;企业并购与竞争规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明;薪酬性股票期权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杨春禧;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龙飞;论美国公司法上董事的义务[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4 薛芳;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法律问题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沈萌霞;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增设股东会制度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6 段晓红;公司注册资本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1年

7 周志轶;从身份到契约——论国企改革法治意识的转变[D];暨南大学;2001年

8 宋瑞秋;内部人短线交易利益归入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9 晏志刚;母子公司关系法律调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沫;公司法人财产权及其民法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欢;论公司转投资的法律限制[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4期

2 王彦明,傅穹;论公司转投资及其立法完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年05期

3 彭诚信;对法人若干基本理论的批判[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5期

4 尹 田;论自然人的法律人格与权利能力[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清宇;我国公司法对小股东保护的欠缺及应采取的措施[J];兰州学刊;2002年04期

2 ;《公司法》等10部法律修正案通过[J];印刷经理人;2004年10期

3 刘俊海;《公司法》的修改与解释:以司法权的适度干预为中心[J];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4 蔡晓天;;论《公司法》对公司相关者利益的协调与平衡[J];法制与社会;2008年04期

5 商浩;;关于信用能否作为出资形式的法律思考[J];知识经济;2008年10期

6 徐钦层;;浅析公司董事自我交易的法律规制[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9年06期

7 吴鹃;李和仪;;我国自然人一人公司转投资立法缺失之评析——评2005年《公司法》第59条第2款[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约·麦·古立克;罗振夷;司徒渠;;兰金与斯派萨氏公司法(四)[J];国际经贸探索;1985年04期

9 刘淑强;;开办公司要依法[J];北京观察;1994年04期

10 沈四宝;王开宣;;《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的异同及其发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德智;梁艳;;对公司社会责任几个问题的理解[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徐建民;新公司法有助于优化上市公司治理[N];证券日报;2005年

2 徐雅玲;新《公司法》清障 一人创业有矩可循[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乔新生;契约自由精神贯穿新《公司法》[N];证券时报;2005年

4 李郁;新公司法 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条文尚待细化[N];法制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农夫 通讯员 王尧顺;新《公司法》催生惠安“老板时代”[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6 袁祥;公司法新司法解释将出台[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最高人民法院 杜军;公司法中董事竞业规则的解释与完善[N];人民法院报;2008年

8 张稳;用“比较法”攻克公司法[N];中国会计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杨傲多;股份回购政策并不抵触公司法[N];法制日报;2005年

10 全国人大财经委法案室副主任 刘修文;新《公司法》的九项重大突破[N];中国化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菁;论公司法的边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邓辉;论公司法中的国家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周昊;国有企业分拆上市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孙威;公司与其管理者利益冲突及法律规制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赖武;公司僵局论[D];吉林大学;2009年

7 黄福宁;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米兴平;公司设立的合法性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9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金海;公司章程与公司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庄海舟;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飞;转投资的公司法问题要论:解释与建构[D];厦门大学;2007年

4 张弘;公司法中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小龙;法人本质理论及其在我国公司法中的应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袁巍;公司法中的强制性规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张亚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8 邹发云;公司董事义务法律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蒋卫军;论上市公司非正当关联交易的公司法规制[D];湘潭大学;2005年

10 郑辉;论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3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573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1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