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有限公司瑕疵出资股东的资格认定

发布时间:2018-06-23 20:58

  本文选题:瑕疵出资 + 股东资格 ; 参考:《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摘要】:公司作为投资人向社会表达意志、实现目的的联络载,作为股东的投资人在公司中身份如何认定直接与其权利配置与责任承担密切相关。股东资格的认定也是股东权利(人身权与财产权交织在一起——诸如表决权、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派生诉讼权等)之行使界限及深度的先决问题,新《公司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尤其是对于公司内部治理结构设计匠心独具,然而在股东资格认定问题上,缺乏对社会实践的考量,未能有效解决股东确认标准问题。特别是出资瑕疵的股东,究竟是否具有股东资格,公司法未明确规定,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和重要的实践问题,新《公司法》对作为公司设立之基础的股东资格的认定并无显著进步,对因瑕疵出资的股东是否具备股东资格问题,仍为立法层面的空白点,不能不说是个遗憾。本文从国内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案例出发,以回应审判实践需要为目的,综合运用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股东资格认定及除名权法律制度进行相对深入的研究,对股东资格认定通常标准和出资瑕疵股东资格解除问题先后展开论述,指出作为影响股东资格认定的重要因素——出资存在瑕疵情形下股东资格如何认定的标准,在此基础上分析股东退出机制,提出借鉴德国等国家的除名制度,提出构建我国公司法除名权法律制度,通过股东资格解除机制解决公司因其闭锁性引致的内部冲突,最后就如何设计除名权实体和程序法律制度提出自己的观点,指出瑕疵出资股东资格的解除即除名权法律制度的设计应当与当今世界经济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立足本土,有效嫁接,实现法律移植本土化,为有效解决纠纷,真正实现一部良法的功能。
[Abstract]:The company as the investor expresses the will to the society and realizes the contact of the purpose. As a shareholder, the identity of the investor in the company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right allo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is also the right of the shareholders (personal right and property right intertwined, such as the right to vote, the right to know,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rofits. "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ompany law" has further perfected the corporate legal system of our country, especially for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company. However, on the issue of shareholder qualification, the lack of 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al practice and the failure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shareholders' confirmation. The standard question. In particular, whether the shareholders of the defective investment have the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the company law is not clearly defined. 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important practical problem, the new "company law" has no significant progress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as the basi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mpany. This paper is still a blank point in the legislative level, which is a pity.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wo representative cases in China, in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trial practice, comprehensively uses empirical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o study the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and the legal system of expulsion right. The common standard and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of defective shareholders have been discussed successivel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ident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qualification - the standard of how to identify the 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in the case of defective invest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sm of shareholder withdrawal, and proposes to draw on the removal system of Germany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propose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The legal system of company law division right,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disqualification of shareholders, solves the internal conflict caused by the company's interlocking. Finally, it puts forward his own views on how to design the disqualification entity and the procedural law system,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design of the disqualification of the defective capital shareholders, that is, the desig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disqualification, should be with the world economy and society. Combining practice, basing on native land, effectively grafting, realizing localization of legal transplantation, and effectively resolving disputes, truly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a good law.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忠华;;开会,请通知[J];光彩;2006年06期

2 廖依娜;;股东会决议无效和可撤销制度研究——解读《公司法》第22条的制度缺陷及立法建议[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3 黄孝山;;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从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原因视角考察[J];企业经济;2010年02期

4 李奇文;英国产品责任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5 罗思荣;论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法律救济[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杨春华;;论判决执行依据瑕疵的处理[J];法学杂志;2008年02期

7 程庆华;韩强;;完善我国第三人过错对合同效力影响立法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8 王钦杰;纪兵;;论起诉裁量权[J];法学论坛;2008年06期

9 符秋艳;股东出资瑕疵的损害及其防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10 任爱荣;;关于股东会决议无效与公司登记[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宇;;控制股东与公司治理——台湾法制的分析与改革方向[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龚志忠;;公正保护全体投资人的投资权利[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唐有良;;有限责任公司治理中的实务三题[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吕继增;;试论宏观视野下的劳动保护及小康境界[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首届年会暨职业安全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刘文;张照涓;;公司分立中少数股东权利救济之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6 林新;;去尽瑕疵文方美——《散文之散——以李国文为例》及《话说张居正》两文语言辨析[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保生;李响;;国外PE投资者如何在中国采取法律行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朱智慧;;论公司股东会的司法介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刘振东;马梦然;田冠玉;张烈;王建设;;钢板固定后骨折的非坚固愈合状态[A];第18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9年

10 赵贤瑶;;浅论科技期刊陋形及美化建议[A];超越平凡——2004'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文萃[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中帆 潘忠华;徐州一公司股东会决议被判无效[N];法制日报;2006年

2 陈孝语;股东会决议瑕疵之法律救济[N];江苏经济报;2006年

3 陈江红;姚某的股东身份能得到确认吗[N];江苏经济报;2008年

4 金维 金晖;公证瑕疵缘何不用“埋单”[N];江苏法制报;2005年

5 香港 CNET;加装Athlon雷鸟的电脑有瑕疵[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束华琴;警惕欠条“瑕疵”[N];检察日报;2002年

7 陈贵民;一股东未参会 股东会决议被判无效[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李富金;行政法规清理中的若干瑕疵[N];江苏法制报;2011年

9 惠文;证据有瑕疵 法院难支持[N];江苏经济报;2003年

10 辽宁省凌海市工商局 徐彦文;刍议公司股权登记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N];中国工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轩;股东责任论[D];吉林大学;2010年

2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金锦花;票据上意思表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梁天;公司控制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罗智渊;中国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何品;从官办、官商合办到商办:浙江实业银行及其前身的制度变迁(1908-1937)[D];复旦大学;2006年

8 丁绍宽;公司投票机制的法律经济学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张翼飞;公司结构性变更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陈俐茹;从利害关系人之视野解析公司分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婷婷;股东瑕疵出资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宏;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质询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宣若禺;股东网络投票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李妮;论股东查阅权在公司法上的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永刚;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卞小玲;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退出机制刍论[D];苏州大学;2010年

7 姜琴;论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D];苏州大学;2010年

8 张明昕;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事由的确定[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于琳;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困境的法律救济[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徐翔;有限责任公司股东除名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58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58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0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