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我国《公司法》中股东直接诉讼制度之缺失及补正

发布时间:2018-06-25 03:08

  本文选题:股东直接诉讼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 参考:《法律适用》2005年03期


【摘要】:正在公司法律制度较为发达的国家中,按照股东权利的目的划分,股东的诉权也相应分为两种,其中为公司利益提起的诉讼为间接诉讼(derivative action),即派生诉讼,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提起的诉讼为直接诉讼(direct action)。在股东直接诉讼中,还有"集团诉讼(Class Action)"的概念。所谓集团诉讼,是指一名股东或若干股东代表某一种类或者若干种类的股东作为原告,就该类股东利益所受的侵害而提起的直接诉讼。
[Abstract]:In the countries where the company legal system is more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shareholders' rights, the shareholders' right of action is also divided into two types. Among them, the lawsuit brought for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is indirect lawsuit (derivative action), that is derivative action. The lawsuit brought to protect one's own interests is a direct action (direct action). In direct shareholder litigation, there is also the concept of Class Action. The so-called class action refers to a shareholder or several shareholders acting on behalf of a certain kind or several kinds of shareholders as the plaintiff against the interests of this kind of shareholders against the direct action.
【作者单位】: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
【分类号】:D922.2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国平;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2 虞政平;中美有限责任公司制度比较[J];中国法学;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艳;李勇;王烈琦;;有限责任公司重大事项的股东表决机制研究——以我国《公司法》第44条的理解与适用为中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10期

2 郑光辉;;股东知情权司法救济途径之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3 曾涛;;股东直接诉讼的类型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何彬;;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权收买请求权制度研究[J];研究生法学;2008年04期

5 苟晓平;论股东派生诉讼前置请求程序谈[J];法学杂志;2005年05期

6 廖凡;美国非公司型有限责任企业初探[J];法学;2003年09期

7 韩燕;;优化我国刑罚结构 提高刑罚效益[J];法制与社会;2006年15期

8 杨正寰;;刍议新《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的进步与不足——兼评新《公司法》股东诉权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9 谈萧;;中小企业视角下的有限公司法[J];法治研究;2008年01期

10 杰文;商事登记年检[J];工商行政管理;2003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高晋康;廖振中;;商法学研究综述[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2 李平;;论承诺资本制[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3 周贤日;;从企业法角度比较中美资本制度[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4 樊涛;;我国公司资本制度之完善[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念沙;国有独资公司治理结构的法律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夏雅丽;有限责任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4 刘贵祥;论债权保护在公司法制中的优先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丁俊峰;合同视角下股东知情权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6 章晓洪;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蒋建湘;公司诉讼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刘金华;股东代位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吴长波;公司司法解散制度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卢政峰;股东诉讼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欣;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邹健;公司经营者之法律约束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有恒;清算人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刘小鹏;我国公司董事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5 杜军;公司资本制度评判[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沈毅;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法律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段艺平;股东诉讼若干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4年

8 尹红;论公司并购中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平衡与股东权保护[D];湖南大学;2004年

9 杨波;有限责任公司自愿终止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沙迪;商事能力制度重构[D];四川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琛瑜;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刍议[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2 陶军;股东直接诉讼法律与股东派生诉讼法律研究——兼评我国《公司法》第111条[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张国平;刍议我国股东诉讼制度的缺与失[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4 陈松涛;;股东直接诉讼制度的完善与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建立[J];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04期

5 孙英;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曾涛;;股东直接诉讼的类型化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高亚莉;;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8 陆玉珍;浅谈完善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相关措施[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S1期

9 朱建涛,陈乃新;论我国股东权利的司法救济[J];兰州学刊;2005年02期

10 骆东平;;股东直接诉讼程序制度研究[J];特区经济;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凡伟;;从控股股东视角:谈国有铁路与合资铁路的关联交易[A];2008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9年

2 赵佶和;;股东代位诉讼的法理及运作[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职业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3年

3 王大新;;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思考[A];2002年度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获奖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保生;;瑕疵出资股东的股东权利限制及其法律规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首起判例谈起,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第22条[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郭星亚;庄家紫;;“中科事件”及其股东权利的保护[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6 王远明;阎珊珊;;论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制度[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立先;;论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完善[A];深化企业改革的法律问题[C];2000年

8 朱智慧;;论公司股东会的司法介入[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9 陈才坚;;建立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形成的理论探讨[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黄国轩;范龙振;;财务困境中的企业投资行为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晓特 宣伟华;股东直接诉讼制度:保护股东权益的利器[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顾肖荣 陈历幸;股东直接诉讼制度:内容剖析与修改建议[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安明静 关 金;《公司法》修改草案:五大变化值得期待[N];经济视点报;2005年

4 车勤;股东转让股权后应及时变更工商登记[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乾 弘 屠海燕;完善股东共同利益机制[N];证券日报;2005年

6 记者 徐国杰;强化股东权利 完善股东投票制[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程胜;从“三少三多”看股东权利的行使[N];中国证券报;2000年

8 记者 史芳;好制度比好运气更重要[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9 潘中华;小股东权利的法律保护[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10 东方高圣 刘晓丹;股东权利应得到保障[N];中国证券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世能;公司监督机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郑志斌;公司重整制度下股东权变异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加瑞;公司股东权诉讼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赵德枢;一人公司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5 陈祥星;有限公司治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6 刘彦平;中小股权保护的制度基础[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7 张炳生;知识产权出资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贺丹;破产重整控制权的法律配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邱海洋;公司分配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亚金;股东直接诉讼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焦广涛;浅析我国公司法中股东权利的司法救济[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田屹;论有限责任公司少数派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4 游兆兴;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余晓君;股东实体权利的司法救济[D];湘潭大学;2003年

6 杜戈立;公司干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陈琳;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赵洪全;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谭颖;论小股东权利的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潘俊丽;公司分立基本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642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0642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