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资产信用下资本制度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
发布时间:2017-03-24 23:09
本文关键词:论资产信用下资本制度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传统的《公司法》在资本制度中一直奉行资本信用,1993年《公司法》以安全为本位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苛的资本制度,资本信用被尊至神坛。2005年,《公司法》在效益与安全价值的抉择下对于资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破除了资本信用的迷信,开始逐渐以资产为信。2014年《公司法》对资本制度进行修订一举废除了最低注册资本金,自此资本信用丧失了存在的基础,公司开始以资产作为资信标准对外公示。在资产信用下资本与资产各司其职,让资本更加自由地去追求效益,而保障债权人利益的使命留待给“资产”。废除最低注册资本是对效益与安全价值位阶进行排列的一个新的开始,但是要实现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在实现效益价值的同时兼顾安全,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以效益为主导。要形成这样一个完善的制度模型中间还需要进行许多具体的制度设计。基于上述原因,笔者选取“资产信用下资本制度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这个题目进行研究,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公司资本制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资本、资产、资本信用和资产信用等概念;第二部分是从价值论的角度出发来解读我国资本制度的变革,从资本制度改革的过程中来理解我国资本制度的价值位阶演变过程,从而进一步论证资本制度价值位阶最理想的模式市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第三部分主要是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来分析国外的资本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总结、鉴别中进一步讨论在新的资本制度改革后如何实现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以及在一些具体措施上应该如何设计主要以美、英、日为参考对象。第四部分为本论题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我国新的资本制度在我国新的资本制度如何实现效益与安全价值平衡的具体措施上,包括在激活效益的举措上对股东法定出资义务履行的督促、丰富股东的出资形式、简化增资程序等;在安全价值的维护上对公司的财务信息的披露、对股东利益分配的限制、“形式减资”程序的简化以及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完善,在公司人格否认中还包括完善对公司人格否认的逆向操作等。对这些具体的制度进一步改革期望能够在微观的层面为我国的激活企业效益的增长,为债权人的利益安全保驾护航。宏观上在逐渐完善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层面上,使我国的公司法制更加完善,实现建设法治现代化的国家的梦想。
【关键词】:资产信用 资本制度 价值位阶 公司法改革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研究目的10-11
- 1.2 文献综述11-13
- 1.2.1 国内研究动态11-12
- 1.2.2 国外研究动态12-13
- 1.3 研究内容13-14
- 1.3.1 主要内容13-14
- 1.3.2 创新之处14
- 1.3.3 不足之处14
- 1.4 研究方法14-16
- 1.4.1.文献资料法14-15
- 1.4.2.比较研究法15
- 1.4.3 历史研究法15-16
- 第2章 公司资本制度基本理论问题16-27
- 2.1 公司资本制度相关概念16-22
- 2.1.1 资本与资产16-19
- 2.1.2 资本制度19-22
- 2.2 公司资本制度的信用基础22-27
- 2.2.1 资本信用23-24
- 2.2.2 资产信用24
- 2.2.3 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24-27
- 第3章 公司资本制度效益与安全价值27-36
- 3.1 公司资本制度的价值功能27-28
- 3.2 中国资本制度价值位阶的演变过程28-32
- 3.2.1 传统资本制度的安全本位29-30
- 3.2.2 资本制度改革后确立的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30-32
- 3.3 资本制度价值位阶的理想模式32-36
- 3.3.1 效益是优先价值32-34
- 3.3.2 安全是基本价值34
- 3.3.3 效益与安全的平衡是理想的模式34-36
- 第4章 世界典型国家资本制度安全与效益价值位阶的安排36-46
- 4.1 美国36-40
- 4.1.1 美国资本制度对“效益”价值的注重36-37
- 4.1.2 美国资本制度对“安全”价值的兼顾37-40
- 4.2 英国40-42
- 4.2.1 扩大私人公司商业自由空间41
- 4.2.2 英国资本制度改革中对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41-42
- 4.3 日本42-46
- 4.3.1 日本资本制度对提升公司效益价值所做的制度安排42-44
- 4.3.2 日本公司资本制度对安全价值的制度安排44-46
- 第5章 在资产信用之下实现公司效益与安全价值平衡的应有举措46-59
- 5.1 在效益价值维护上的应有举措46-52
- 5.1.1 督促股东“法定出资义务”的履行46-48
- 5.1.2 进一步实现股东出资形式的多样化48-51
- 5.1.3 增资程序需简化51-52
- 5.2 在安全价值维护上的举措52-59
- 5.2.1 财务信息的披露需进一步完善52-53
- 5.2.2 股东利益的分配需进行限制53-55
- 5.2.3 对“形式减资”的程序可予以简化55-56
- 5.2.4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需进一步完善56-59
- 结论59-60
- 参考文献60-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旭东;从资本信用到资产信用[J];法学研究;2003年05期
2 雷兴虎;;论我国公司资本制度的改革方向[J];中国商法年刊;2004年0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赵旭东;[N];人民法院报;2014年
本文关键词:论资产信用下资本制度效益与安全价值的平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66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