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论公司担保效力

发布时间:2017-03-28 14:01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担保效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司担保,作为公司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为公司融通大量资金的任务,也是目前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为公司自身债务提供担保,亦或是为他人债务提供担保(即对外担保),都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在我国股权集中和公司治理尚未完善的前提下,公司对外担保更是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2005年《公司法》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出台。然而新出台的《公司法》似乎并没有全完解决公司担保存在的问题,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对2005年《公司法》第16条都存在着争论。比如《公司法》第16条到底是效力性规范还是管理性规范?违反《公司法》第16条的担保是否当然无效?在对于公司章程规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做出的公司担保的效力如何?等等。本文正是综合这些争论得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对公司担保制度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更好地将公司担保制度运用于实践之中。 本篇论文是一篇结合目前学术界以及理论界对于《公司法》的争论所展开的学术性型研究论文,作者为了更好的从《公司法》第16条的角度入手,以理论和实务两个方向方向去分析论证公司担保的效力。本文不仅详细分析了我国公司担保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也比较分析了国外的法律法规规定。并且找到了107篇关于公司对外担保的判决,并对判决结构进行分析比较,了解目前法院对于《公司法》第16条的理解以及运用。 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的内容论述了作者选题的意义,同时介绍了本文的写作内容,难点以及创新之处,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公司担保制度的立法例,这一部分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运用了比较分析法进行了对公担保制度的横向以及纵向的比较分析。首先论述了公司担保制度的概念以及种类,接下来为了横向比较各国之间的立法,同时为了纵向比较我国对于公司对外担保的立法规定,作者详细分析了1993年的公司法立法争论从而推进到为了解决1993年法律规定漏洞较多的情况,应运而生的2005年《公司法》。在分析了2005年公司法横空出世的必要意义之后,为了更好的了解公司法关于公司担保的规定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者总结了从2007年到2013年全国的公司担保的判决并进行了表格式的整理。第二部分主要围绕着2005年《公司法》第16条理论界存在的争论,分别从“《公司法》下的违规担保的效力”“第三人的审查义务对担保效力的影响”以及“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对公司担保效力的影响”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论文第三部分是对《公司法》第16条应用之问题为角度进行论述。主要分为“公司章程未规定对外担保决策机关时”、“公司担保的决议机关是否可以转授权”、“超越公司章程限额的担保的效力”、“公司为股东债务提供担保的程序”以及“公司股东都享受担保利益时的担保程序”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这五个问题将如何影响公司担保的效力以及这五个问题又将如何解决。文章最后一部分则是在进行了前三部分的论述之后,为了更好的完善公司对外担保制度。作者对于公司法第16条的一些修改建议,同时也有一些对于司法解释的修改建议。不仅如此,作者还对公司章程以及第三人的审查义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公司担保 公司章程 审查义务 善意第三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4
  • 第一章 公司担保制度立法例14-23
  • 一、 公司担保制度含义以及类型14-15
  • 二、 境外公司担保立法例15-18
  • (一) “完全许可”立法模式15-16
  • (二) “原则允许例外禁止”立法模式16-17
  • (三) “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立法模式17
  • (四) 对境外立法的评析17-18
  • 三、 我国公司担保制度立法18-21
  • (一) 1993 年《公司法》对于公司担保的立法态度18-20
  • (二) 2005 年《公司法》对于公司担保的立法态度20-21
  • 四、 我国运用《公司法》第 16 条判决情况21-23
  • 第二章 《公司法》第 16 条争议点23-28
  • 一、 《公司法》下的违规担保效力23-25
  • 二、 第三人的审查义务对担保效力的影响25-26
  • 三、 公司章程的对外效力对公司担保效力的影响26-28
  • 第三章 《公司法》第 16 条应用之问题28-33
  • 一、 公司章程未规定对外担保决策机关28-29
  • 二、 公司担保的决议机关是否可以转授权29-30
  • 三、 超越公司章程限额的担保的效力30
  • 四、 公司为股东债务提供担保的程序30-32
  • 五、 公司股东都享受担保利益时的担保程序32-33
  • 第四章 公司担保制度的完善33-36
  • 一、 明确界定 2005 年《公司法》第 16 条的性质33-34
  • 二、 公司担保第三人审查制度的完善34
  • 三、 制定科学的公司章程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38
  • 后记38-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英;;上市公司担保:公司治理视野中的考察[J];金融法苑;2003年02期

2 侯猛;最高法院规制经济的功能——再评“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J];法学;2004年12期

3 ;公司集团与集团公司担保的法律效力[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4 耿杰圣;杨飞;;公司担保法律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5 姚黎黎;;论公司担保立法的完善[J];运城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兰笑;;浅议公司担保[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7 吴海燕;;改善上市公司担保信息披露监管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3期

8 王勇;卢进勇;;公司担保解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03期

9 高圣平;;公司担保相关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法学;2013年02期

10 邹凤娟;潘抱存;;关于境外母公司担保的法律研究[J];新金融;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旭东;;公司担保规则的司法续造——基于145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世乾 马治国;市担保公司担保规模突破3亿元[N];商洛日报;2013年

2 本报实习生 冉慧敏;上市公司担保亟须进一步规范[N];经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桂小笋;333家上市公司去年担保额超千亿元 45家公司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超100%[N];证券日报;2013年

4 陈各辉;中小企业贷款由大公司担保[N];福建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石海平;全面“摸底”上市公司担保[N];证券日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赵一蕙;三季度1110亿 上市公司担保额环比减半[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魏隋明;浙江百家上市公司担保金额超千亿[N];证券时报;2012年

8 记者  张喜玉;上市公司担保总额同比增幅超两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记者  求实;泸州老窖为参股公司担保被诉[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记者 刘定坤;建始聚信公司担保服务 四十余家企业获得贷款[N];恩施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鹭;公司担保效力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马巍;公司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王彬;公司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4 杨德莲;公司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5 汪红;我国公司担保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6 肖广影;论公司担保的效力[D];吉林大学;2014年

7 赵春阳;论上市公司担保[D];武汉大学;2004年

8 吴锟;司法判决中的公司担保规则[D];苏州大学;2014年

9 李佳颐;论公司担保效力[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10 张松;公司担保合同效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公司担保效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272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