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公司法论文 >

股东代表诉讼股东滥诉风险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10:52
  股东代表诉讼这一制度起源于英国,发迹于美国。就我国而言,该制度产生时间较晚,因此目前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发展参照了西方各国的相关规定,并按照我国民诉制度进行设计,也因此出现了公司法与民事诉讼法之间从法理到制度上的冲突。这样的冲突使得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就存在股东滥诉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立法上有所革新和突破,其实这也是一次维护公司效率和保护公司及其小股东利益之间的博弈。本文主要研究现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下如何避免股东滥诉,以及进一步对其创新和完善。 

【文章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9,(2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1 股东代表诉讼中股东滥诉情形
    1.1 与被告恶意串通实施诉讼行为。
    1.2 发起针对董监高诉讼,以期控制人事任免权。
    1.3 利用诉讼谋求自身非法利益。
2 针对滥诉行为的现有防范措施
    2.1 股东诉讼地位的产生与消灭。
    2.2 公司诉讼地位的确立。
    2.3 诉讼权益的归属。
    2.4 前置程序的制约。
3 现行法下对滥诉行为规制漏洞
    3.1 败诉后诉讼结果的承担。
    3.2 公司诉讼地位的困境。
    3.3 对滥诉股东惩戒机制的缺失。
4 对股东滥诉行为的规制和法律完善
    4.1 在民诉法框架下完善相关规定。
    4.2 建立股东滥诉惩戒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股东代表诉讼中诉权滥用问题研究[J]. 袁梓旋.  法大研究生. 2018(01)
[2]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设计的思考——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二十五、二十六条的法律评析[J]. 范英超.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8(03)
[3]《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的理解与适用[J]. 贺小荣,曾宏伟.  人民司法(应用). 2017(28)
[4]股东代表诉讼法律问题研究[J]. 陈桂华.  法制博览. 2017(27)
[5]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诉讼主体地位辨析——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四)》(征求意见稿)相关规定展开[J]. 文新.  政治与法律. 2015(06)
[6]两大法系中诉之利益理论的程序价值[J]. 王福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0(05)

博士论文
[1]股东权的契约解释[D]. 侯东德.西南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65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165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e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