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1 13:15
本文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股东派生诉讼在公司法上的确立,与股东直接诉讼、决议瑕疵之诉和公司人格否认之诉构成了较为完整的保护公司利益的诉讼机制。在整个股东诉讼中对当事人范围做出明确界定是这一制度的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正确确立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被告、公司和其他股东的范围及地位是避免恶意诉讼的关键,也是该制度能够更好的发挥立法者赋予其功能的关键,达到维护各方利益。然而在2005年《公司法》中对当事人则是没有详细规定,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此问题都存在许多争议. 本文立足于立法与司法实践,分析国外立法并加以借鉴,对我《公司法》相关规定提出建议。以公司法和民事诉讼法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方法,追溯股东派生诉讼的起源,在已有理论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研究,比较分析国内外先进立法及相关司法实践,针对我国立法缺陷,提出几点完善建议。 文章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本文的写作意义、目的及方法等问题。第二部分为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概述,包括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概念、源起、参加人的介绍最后对当事人诉权的法理基础加以确定。第三部分对原告资格进行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国外原告的范围,介绍了我国立法中对原告范围的相关规定并指出其不足与不合理之处,并以原告确定的基本原则为标准提出我国确定原告应当降低股东的持股比例、规定合理的持股期限,并限制原告股东的主观因素,以此达到完善我国派生诉讼原告的范围。第四部分论述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的确定,我国的司法和立法参考美国的实践经验,使股东派生诉讼的被告范围既涵括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等内部人员,又涵括公司外的第三人,此种制度设计对于我国初步建立派生诉讼制度的现状来说是不可取的。派生诉讼被告范围应限定于公司的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清算人以及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但不包括公司债务人、侵犯公司利益的行政机关等外部人员。在投机诉讼的制约机制不健全的约束条件下,这既有利于防范派生诉讼的滥用,保障公司自主经营,也可以实现派生诉讼制度维护公司利益、保护小股东权益的初衷。第五部分论述股东派生诉讼中特殊主体的地位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各国的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地位,提出适合我国的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及其他股东的合理地位。
【关键词】:公司 股东 股东派生诉讼 当事人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91.91;D925.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2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
- 1.1.1 研究目的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1
- 1.2.1 国内研究综述9-10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0-11
- 1.3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1.3.1 论文研究思路11
- 1.3.2 论文研究方法11-12
- 2 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概述12-24
- 2.1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内涵及源起12-18
- 2.1.1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内涵12-15
- 2.1.2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源起15-18
- 2.2 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18-24
- 2.2.1 股东派生诉讼参加人18-20
- 2.2.2 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诉权合理性分析20-24
- 3 股东派生诉讼原告制度24-32
- 3.1 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确定的基本原则24-25
- 3.1.1 保护小股东权利原则24
- 3.1.2 公司与股东之间利益相关性原则24-25
- 3.1.3 鼓励正当诉讼与防止滥诉相结合原则25
- 3.2 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确定制度的比较法考察25-29
- 3.2.1 对股东持股比例的要求25-27
- 3.2.2 对股东持股时间的要求27-29
- 3.2.3 对股东公正性的要求29
- 3.3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原告确定制度的完善29-32
- 3.3.1 适当降低股东持股比例29-30
- 3.3.2 规定合理股东持股期限30
- 3.3.3 明确原告股东公正性30-32
- 4 股东派生诉讼被告制度32-38
- 4.1 股东派生诉讼被告确定的基本原则32-33
- 4.1.1 保护小股东权益与公司经营权相平衡原则32
- 4.1.2 股东派生诉讼在适用上的补充性原则32-33
- 4.2 股东派生诉讼被告确定制度的比较法考察33-36
- 4.2.1 国外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的立法模式33-35
- 4.2.2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被告的法律规定及不足35-36
- 4.3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被告确定制度的完善36-38
- 4.3.1 限定被告主体范围36-37
- 4.3.2 禁止被告提起反诉37-38
- 5 股东派生诉讼特殊当事人制度38-44
- 5.1 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的地位38-41
- 5.1.1 国外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地位分析38-39
- 5.1.2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地位分析39-40
- 5.1.3 股东派生诉讼中公司地位的界定40-41
- 5.2 股东派生诉讼中其它股东的地位41-44
- 5.2.1 国外股东派生诉讼中其他股东地位分析41-42
- 5.2.2 我国股东派生诉讼中其他股东地位分析42
- 5.2.3 股东派生诉讼中其他股东地位的界定42-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46-47
- 致谢47-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马玉林;论股东派生诉讼中原告股东资格的限制[J];商业研究;2005年18期
2 甘培忠;有限责任公司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法学思考——从诉讼视角考察[J];法商研究;2002年06期
3 孙玉凤;论股东代表诉讼中公司的法律地位[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4 费艳颖;于颖;;论中国派生诉讼中的原告资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刘冬京;;我国股东派生诉讼原告资格之探讨[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陈刚;翁晓斌;;论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01期
7 张民安;派生诉讼研究[J];法制与社会发展;1998年06期
8 王刚义;郭俊丽;;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法律地位[J];人力资源管理;2014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当事人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ongsifalunwen/339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