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应对非法采伐与相关贸易的国际行动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4-06 07:43

  本文选题:木材产品 切入点:采伐 出处:《对外经贸实务》2013年06期


【摘要】:正对于"非法采伐"这一概念国际上暂时没有通用的定义,较为典型的一种定义可诠释为:"如果木材的采伐、加工、运输和销售违反了国家或国际法律,就构成了非法采伐行为"。非法贸易一般指:以非法采伐的木材或相关产品为对象进行的贸易活动。非法采伐与相关贸易威胁着全球生物多样性、当地流域以及温室气体
[Abstract]:While there is no internation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 of "illegal logging", a more typical definition can be interpreted as: "if the harvesting, processing, transportation and sale of timber are contrary to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law,It constitutes illegal logging. "Illegal trade generally refers to trade activities aimed at illegally harvested timber or related products.Illegal logging and related trade threaten global biodiversity, local watersheds and greenhouse gases
【作者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031) 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71203011)
【分类号】:D99;F7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程宝栋;宋维明;;中国应对国际木材非法采伐问题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程宝栋;宋维明;田明华;;2007年我国木材及木制品进出口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程宝栋;宋维明;田明华;;关于我国林产品安全问题的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侯方淼;宋维明;臧奇;;中国木质林产品对外贸易条件的分析与思考——兼论金融危机影响下的木质林产品贸易条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程宝栋;宋维明;田明华;;2008年我国主要木材产品进出口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程宝栋;宋维明;田明华;;2009年我国木材产品进出口贸易分析——兼论后危机时代我国木材贸易发展策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缪东玲;;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其相关贸易的全球治理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9期

7 程宝栋;;全球金融危机下我国木材贸易发展及政策取向[J];林业经济;2009年08期

8 程宝栋;宋维明;曹文;;浙江木材产业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维明;程宝栋;;浙江木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管志杰;森林认证效应及政府的政策选择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杨红强;中国木材资源安全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付建全;国际木材非法采伐及相关贸易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4 张忠田;木材合法性进程对中国热带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庆凤;江山市木材工业发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孙久灵;中国判断木材非法采伐的法律依据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1年

3 李智沛;我国主要林产品进口影响因素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肖军;国际森林问题的主要议题初步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刘畅;黑龙江省对俄木材进口贸易可持续发展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刘昕;国际森林问题发展趋势、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瑞华;孙梅;;商标产品平行进口法律问题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郑颖;;浅议商标商品平行进口[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李海龙;;论国际社会中的合法性——一个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徐军华;;非致命武器使用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分析——以国际人道法为视角[J];法学评论;2010年05期

5 王林彬;;国际法内在“合法性”的经济分析——以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为视角[J];法学评论;2011年01期

6 潘德勇;;论国际法的正当性[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年04期

7 吴勇锋;;国际法视角下对“世纪审判”合法性之浅析[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8 洪永红;;试论卢旺达国际刑事法庭的合法性[J];西亚非洲;2008年09期

9 刘志云;;国际法的“合法性”根源、功能以及制度的互动——一种来自国际机制理论视角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09期

10 孟昊;;行政法视野下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合法性危机及其矫正[J];学海;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红星;;论区域贸易协定WTO合法性之审查权归属——基于WTO机构平衡和分权的理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2 缪东玲;;打击木材非法采伐及其相关贸易的国际进程分析[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3 陈利强;屠新泉;;WTO体制下美国贸易调整援助制度之合法性探析[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4 周珂;王权典;;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5 易艳;;个人参与WTO争端解决程序的基础理论初探[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6 陈喜峰;;世贸组织宪法化与欧盟宪政:基于宪法合法性的比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7 余剑;;论国际刑事法院对非成员国公民管辖权的合法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王传丽;;WTO——一个自给自足的法律体系——兼论一国四地经贸关系新发展[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9 于游;;入世后我国环境与贸易法律问题的探讨[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2年

10 余敏友;陈喜峰;;欧美WTO研究动态——以制度挑战滋生的理论问题为核心[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环中律师事务所 张江红 王雪华;对欧盟新指令合法性的评估(上)[N];国际商报;2003年

2 北京市环中律师事务所 张江红 王雪华;对欧盟新指令合法性的评估(下)[N];国际商报;2003年

3 陈健萍;欧盟两项环保法规获通过木制品和能源相关产品受冲击[N];国际商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刘世昌;中国起诉美国 维护游戏规则[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唐旗;WTO体制与能源贸易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世界贸易组织司;一同走进WTO(9)[N];国际商报;2001年

7 刘中琦;疏川导滞:消除刑讯逼供的一个新思路[N];法制日报;2007年

8 丛文胜;美伊战争中双方对遵守人道主义保护条款的较量[N];战士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郭恒忠 中国人民大学讲师阴剑峰;美英对伊动武缺乏国际法律依据[N];法制日报;2003年

10 丁一凡;假如多哈回合谈判失败[N];中国经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秦倩;国际法与宗教非政府组织[D];复旦大学;2007年

2 李洁;WTO文化贸易法律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峰;论WTO争端解决中的“司法积极主义”[D];苏州大学;2005年

2 迟成强;论国家航空器在公海上拦截民用航空器的合法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李琳;国际贸易中劳工标准的国际法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霞;转基因产品贸易的国际法问题[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5 王璇;贸易与人权关系协调之实证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媛媛;试析NPR-PPM在WTO体制内的法律地位[D];厦门大学;2007年

7 陶平国;北极主权权利争端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媛媛;中国稀土贸易问题的法律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9 张燕君;“规则之治”在GATT/WTO体系下的演进[D];清华大学;2006年

10 曾静;美国关税法337条款合法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186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17186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9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