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我国无权处分制度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16:14

  本文关键词:我国无权处分制度的研究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无权处分 合同效力 物权变动 善意取得


【摘要】:我国无权处分制度正式确立于《合同法》颁布施行之后,但学术界和法律实务中对无权处分行为所产生的债权合同效力和基于债权合同而引起的物权变动情况的争论却一直不断。一方面,主流观点和司法实践部门均采纳了“合同效力待定说”;而另一方面,许多学者更加倾向于采纳以德国物权行为理论为基础的“合同完全有效说”,并认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实则是对《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无权处分制度的修改。因此,探讨和分析我国现有无权处分制度之法律内涵以及适用情况对于解决民法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都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对我国无权处分制度的研究统共分为四个章节进行。第一章概述了无权处分制度的民法理论,就“无权处分行为”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同时对比了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其他成文法国家无权处分制度的特点。第二章为本文重点,在我国现行物权变动模式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理论学说关于无权处分行为所致合同效力和物权变动问题的看法,并且辅以相关案例分析,以期发现最佳理论学说而实现平衡无权处分三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的目的。第三章探讨了善意取得制度与无权处分制度的关系,以及其适用特点。第四章得出结论。 我国法律建设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各项立法难免存有缺陷,唯有不断进步和完善才能形成完整协调之体系。另外,不同时期的法律也反映了这一阶段商品经济活动的变化情况,而唯有符合这一时期经济交易市场变化的法律法规才具有长期存在之价值。因此,本文对于无权处分制度各时期不断变化立法的评价以及对现阶段无权处分制度之最佳解决方案探索,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完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德国法上的无权处分——兼议物权行为理论下的交易安全[J];德国研究;2003年03期

2 崔建远;新合同法若干制度及规则的解释与适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文越;;浅析无权处分制度与物权行为的承认[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3期

4 刘思;;简析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J];法制与社会;2013年08期

5 张业英;;论无权处分买卖合同的有效[J];法制与社会;2013年16期

6 黄华莹;;无权处分合同的相对无效——对有效说的反思和合同法第五十一条的重新理解[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宋昭澜;;博弈论视角下我国无权处分制度之检视——以买卖合同为例[J];西部法学评论;2013年05期

8 梁慧星;;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J];法律适用;2012年12期

9 崔建远;;出卖他人之物合同的效力设计——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立法论[J];河北法学;2006年03期

10 李军;;法国法关于无权处分中买受人之救济制度[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1320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320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f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