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合同法论文 >

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之预期违约

发布时间:2018-03-04 09:31

  本文选题:预期违约 切入点:明示预期违约 出处:《法制博览》2015年3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预期违约制度是英美法系中规定的特有制度,划分成为明示预期违约和默示预期违约两种形式,并对预期违约判断标准和救济措施详细地作了规定。预期违约同样是《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中规定的违反合同的一种形式。关于预期违约制度,我国《合同法》在这方面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合同法》中关于预期违约的规定加以分析,以期对我国《合同法》的完善提出建议。
[Abstract]:The system of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is a special system in Anglo-American law system,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forms: express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and implied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The standard of judgment and relief measures for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is also a form of breach of contract stipulated in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contract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regulation of contract Law in China.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provisions of contract Law on 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erfection of contract Law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分类号】:D9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关中烈;论预期违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李先治;论预期违约法律制度[J];当代法学;2002年08期

3 吴志忠;;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制度[J];法学评论;2009年04期

4 徐检波;;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我国《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洪军;预期违约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莉针;;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制度——兼谈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8年02期

2 邱云;;略论预期违约[J];法制与社会;2008年15期

3 田虹;;论预期违约责任的立法缺陷及完善建议[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4年06期

4 韩桂君,肖广文;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比较研究——兼评我国《合同法》第68、69、94和108条的立法缺失[J];河北法学;2004年01期

5 马荣真;;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为视角[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6 孟继超;;我国合同法定解除制度探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李胜管;周欢;;论预期违约制度[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8 白琳;;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具体形态的完善[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9 单青峰;毛谦媛;;合同效力制度理解与适用[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胡健稳;蔡元元;王学东;;信用证结算中期前违约制度研究[J];特区经济;2007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长云;英美法相关规定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完善的借鉴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朴青龙;完善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思考[D];延边大学;2011年

3 谷博;合同期前利益保护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赵晋;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5 吴文俊;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预期违约制度[D];苏州大学;2006年

6 吴凡;期前违约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沈阳;预期违约规则解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8 王艳;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9 李白;论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完善[D];华侨大学;2013年

10 高琴;默示预期违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志宇;预期违约制度新论[J];当代法学;2003年03期

2 刘凯湘,聂孝红;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适用范围上的缺陷[J];法学杂志;2000年01期

3 纪红玲,望靖东;两大法系在《合同法》中完美结合的体现──论不安履行抗辩权与预期违约[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4 南振兴;郭登科;;预期违约理论比较研究[J];法学研究;1993年01期

5 李永军;我国合同法是否需要独立的预期违约制度─—对我国正在起草的合同法草案增加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质疑[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6 王利明,姚辉;完善我国违约责任制度十论[J];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燕华;预期违约比较研究[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吴志宇;;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11期

3 张宗岩;;浅析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J];商品与质量;2012年S4期

4 翁国民;;试论预期违约[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4期

5 金丽婷;《合同法》中的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J];学术交流;2000年03期

6 马立东,王冲;论预期违约[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7 雷超;新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评析[J];云南法学;2000年02期

8 李茂年;;预期违约法律问题探讨——兼评我国《合同法》对预期违约的规定[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9 邓海峰;;预期违约理论与不安抗辩制度之比较[J];哈尔滨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李茂年;;预期违约法律问题探讨——兼评统一合同法对预期违约的规定[J];福建法学;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马华;;预期违约探析[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2 孙伟成;;谈默示预期违约与我国合同法[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3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曲升霞 袁江华;认定预期违约的两个误区[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林敏旭;预期违约的特点与归责[N];西部法制报;2005年

3 李信华;浅议预期违约救济方式的 缺陷与完善[N];江苏法制报;2009年

4 李遐桢 付欣刚;扩大损失规则与预期违约[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周琳 李娟;预期违约探析[N];江苏经济报;2003年

6 陆文升 ;预期违约简析[N];江苏经济报;2012年

7 李 燕 贺志军;预期违约情形下的合同解除[N];人民法院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刘圆圆;预期违约可解除合同[N];贵阳日报;2006年

9 北京同硕律师所律师 张维云;如何认定合同相对方构成预期违约[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10 钟国波;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方胜;预期违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2 曹然;预期违约规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3 周哲;预期违约的国内外立法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4 管元梓;论预期违约[D];外交学院;2009年

5 李颖;预期违约及补救措施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俞鑫;预期违约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谢菱湖;论国际货物买卖中的预期违约[D];贵州大学;2009年

8 蔡文锋;预期违约若干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梁玮;预期违约规则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张云清;预期违约论[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65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565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6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