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理论的反思
本文选题:违约责任 + 我国合同法 ; 参考:《商场现代化》2005年10期
【摘要】:正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关于违约责任规定,与大陆法系民法相比,在违约责任的构成体系上有着重大的区别。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规定,违约责任的构成体系包括:实际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适用定金罚则。而在大陆法系民法上,其违约责任的构成体系,主要是由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和定金罚则组成。此外在买卖合同、承揽合同中还存在瑕疵担保责任的规定。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实际履行的性质问题。实际履行在我国民法上被视为一种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而在大陆法系民法上被视为债自身的内在效力,其在债法中的地位与作用类似于物上请求权在物权法中的地位与作
[Abstract]:Compared with civil law of civil law, the constitution system o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n China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civil law. According to the provisions of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and contract Law, the constitution system o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ncludes: actual performance, taking remedial measures, compensation for losses, payment of liquidated damages and application of fixed penalty. In the civil law of civil law system, the system of liability for breach of contract is mainly composed of compensation for loss, payment of liquidated damages and down payment. In addition, in the contract of sale and purchase, there are also provisions in the contract of guarantee liability for defects. Through comparison, we can find that the main differences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nature of actual performance. The actual performance is regarded as a way to b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breach of contract in the civil law of our country. In the civil law of the civil law system, it is regarded as the intrinsic effect of the debt itself, and its position and function in the law of debt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right of claim in rem in the property law.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珠海学院
【分类号】:D92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张威;;浅析我国合同法违约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从严格责任原则与过错责任原则角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2 姚红;;外贸企业经理法律知识讲座(七) 合同法(续)[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6期
3 林芳菲;;试述我国合同法中的合同责任制度[J];中国防伪报道;2008年12期
4 潘威;;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大众商务;2010年02期
5 徐伟;;从法国法的角度简论违约损害赔偿[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6 陈璞;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沈宁;;从德国法改革看我国物的瑕疵担保责任的定位[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邓保同;;房屋交易中的违约责任分析——以精装修为例[J];兰州学刊;2010年11期
9 张小建;违约责任涉及第三人时该约定是否有效——对一起仲裁案件的评析[J];仲裁研究;2005年01期
10 牛建平;;论房屋买卖的后合同义务[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靖;;履行合同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潘公明;;论不安抗辩权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沈晖;;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探析[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4 沈晖;;从一起交通事故赔偿案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之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廖秀丽;;论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合同法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杨胜玲;陶于权;;合同履行过程中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郝秀辉;;损害赔偿中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竞合与选择[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关景欣;;谈无单放货的法律性质[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黄乔辛;;试述无单放货的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及解决[A];中国律师2001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周海智;;合同履行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周海智律师讲座摘要(三)[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先玲;一房二卖 赔了夫人又折兵[N];人民法院报;2008年
2 愉心;保险人的违约责任[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车文斌;家电送货上门 迟到算违约[N];成都日报;2007年
4 孙洪林;境外购房者 签约又反悔[N];房地产时报;2005年
5 罗湘英 刘亚磊;单方终止合同追究违约责任[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6 董文彬;略论违约责任的过错归责原则[N];江苏经济报;2006年
7 黄振忠;施工合同中应明确的问题[N];建筑时报;2006年
8 王羽红 记者王晓雁;开发商被判承担违约责任[N];法制日报;2005年
9 丁大志 赵桂兰;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探微[N];检察日报;2000年
10 张和平;开发商不履行广告承诺负不负违约责任?[N];人民法院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太月;劳动违约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马佳昌;国际商事合同违约损害赔偿之法律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施文泼;合同违约责任制度的经济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杨志利;违约损害赔偿的经济分析[D];辽宁大学;2008年
5 席志国;契约自由视角下的损害赔偿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王茂祺;给付障碍体系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戴谋富;建筑师专家责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叶i吰,
本文编号:1778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778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