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新闻出版行业工会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兼论我国行业工会的作用和建立问题
本文选题:行业工会建设 + 中国工会职能 ; 参考:《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摘要】:行业工会就是在生产同类产品或提供同类劳动服务的行业内建立的工会组织。由于建国以来行业工会的缺位,造成中国工会组织链的断裂,严重影响了中国工会履行其基本职能,特别是直接影响到《工会法》、《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即以新闻出版行业为例,由于行业工会缺位,致使劳动关系三方协商谈判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无法进行,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失衡,新闻出版行业一线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和侵犯,职工劳动积极性长期遭到挫折和压抑,从而影响到新闻出版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伴随着我国文化体制的全面改革和转型,为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就需要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进新闻出版行业工会乃至全国的行业工会的建设。要推进新闻出版行业乃至全国的行业工会建设,首先,就要全面提高对建立行业工会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破除认识误区;其次,要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建立行业工会的工作有法可依;其三、积极总结现有的新闻出版行业建立工会的经验和问题,制定成立省级行业工会的暂行办法,在试行建立若干行业工会的基础上,推进行业工会的全面建立。
[Abstract]:Trade unions are trade unions established in industries that produce similar products or provide similar labor services. The absence of trade union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caused a break in the organization chain of China's trade unions, 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trade unions of China, especially the direct impact of the trade union law, the labor law and the labor contract law. As an example, taking the press and publishing industry as an example,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trade unions in the industry, the three parties of labor relations are unable to negotiate and sign collective contracts, the three party mechanism of labor relations is unbalance,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front-line workers in the press and publishing industry are damaged and violated in varying degrees, and the enthusiasm of workers and workers has long suffered setbacks and setbacks. Depressing, thus affecting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press and publishing industry. With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ultural system in China, in order to develop and flourish the great development of our cultural undertakings,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three party mechanism of labor relations,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trade unions of the trade unions of the press and publishing industry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Industry union construction in the industry and even the whole country,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establishing trade unions. Secondly, we should modify and improve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so as to make the work of trade unions in the industr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The Interim Measur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vincial trade unions should be worked out to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de unions on the basis of the pilot establishment of trade unions.
【作者单位】: 山东省新闻出版局;
【分类号】:D41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功成;;中国行业工会历史、现状、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华详;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付飞;李异;张健;;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1期
3 张洪波;徐苏宁;;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4 崔木花;;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汪少波;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黄晓霓;;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7 王守敬;;对我国居民消费率过低的几点思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孟祥健;;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郑家欢;吴志祥;;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浅析[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10 余明江;;我国农村反贫困机制的构建——基于“政府—市场”双导向视角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建一;;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常慧娟;;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A];2011京津冀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2年
4 李毅;;民营房地产业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No.1(2003)[C];2004年
5 王娜;邱琦;;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推广与普及[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6 唐海龙;徐玉新;蒋高明;刘沙沙;张Pr;钟世霞;;化肥减施及秸秆过腹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弘毅生态农场为例[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1年
7 郭雪松;邹娟;梁瀚文;刘俊新;;苕溪流域典型村落水污染特征调查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8 黄璜;;“积极老龄化”理论视角下的我国老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9 汪清蓉;;城市旅游业能耗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估算方法及深圳市实证分析[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怀;韩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扣除额标准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汪慧玲;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董国强;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李玉凤;黑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真[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林;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9年
8 罗力;信任和关系承诺对第三方物流整合与绩效的影响[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耀鹏;中国粮食流通支持政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闫俊;中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辉;基于DEA方法的农地利用效率差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闫恒超;棉花纤维发育伸长期和次生壁加厚期数字表达谱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旭;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鹏;煤粉永磁强磁滤器的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谭啸;湘中南地区农村初中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史玉岩;开发节地型居住小区的技术措施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7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伟;比较优势理论与我国出口制造业发展及产业结构升级策略新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商鹏鹏;我国个人破产制度之配套制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78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etongqiyue/1778578.html